Page 615 - 外贸主业政策及法规文件汇编
P. 615
从企业的微观操作层面,解决人才问题还可以借助第三方----专业的跨境电商服务商借力。跨境电商服务商,
虽然是企业的间接人才,但是直接让企业受益,也是中国跨境电商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但是近年来,
各服务商之间的竟争并非良性和有序,政策上也未有很好的引导和规范。思亿欧作为跨境出口电商服务商,
也期待有关利好政策的产生,规范竟争,净化市场环境,以期更好服务于各传统外贸企业和新型跨境企业,
共同把我国跨境电商事业做大做强。
建议五:鼓励扶持跨境电商保险产品服务
近年来,跨境电商市场发展迅猛,风险也逐渐显露。电商平台的卖家面临的风险除了货不对板、物品损坏等
常见原因引起的买家拒付,还有不少由于物品延误、物品丢失等引起的拒付,甚至还有部分恶意拒付现象。
为此,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平台引入保险机制,为平台卖家提供风险保障。如eBay与太平洋保险和中银保险
合作、敦煌网与华泰财险合作推出跨境电商风险保障计划等。除跨境电商平台外,当前已经有少数实力较强
的跨境物流企业向市场推出了此类产品,但这类保险产品的保费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支
出。
为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当扶持鼓励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企业或商业保险公司向市场提供这类保险产品,
例如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补贴承保企业,通过降低其市场价格的形式提升市场接受度。对于经常在幅员辽
阔但物流设施基础较差的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开展业务的跨境电商企业而言,应当围绕其具体业务实践为
其“量身定做”若干款保险产品,在缓解和防范跨境物流风险的同时促进其出口业务量的增加,最终推动跨
境物流体系的完善。
建议六:优化跨境电商市场环境和统计监测
加强跨境电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估机制。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以机构代码和商品编码为基
础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的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实现部门间、
区域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引导跨境电商主体规范经营行为,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
场环境。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作用,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国际间解决消费纠纷的双边
和多边合作。加大执法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跨境电商中出现的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同时要完善外贸统计方式,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各监管部门系统,将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贸易量、商品
信息、结汇、退税等纳入统计,单列跨境电商贸易统计专项,并每年固定时间发布相关跨境电商统计数据。
建议七:加强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和法规,规范跨境电商行业售前售后服务条款及行业监督。完善跨境电商行业信用
体系建设,建立相应企业备案登记录入法规,合理监管,减少跨境电商交易信息不对称现象。完善跨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