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毒理學電子書
P. 17

第五節  結語

                       1.  毒理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幾點:確定毒性物質的潛在不良反應,定義毒性物

                       質暴露與產生反應的關聯,評估劑量效應關係,包括在何種劑量下不會產生
                       不良反應,以及將實際實驗數據應用於風險評估。


                       2.  風險評估是將不同毒性物質的暴露影響人類健康或環境衛生的可能潛在
                       效應加以量化評估的工作,由毒理研究的目的可得知進行毒理研究對於相關

                       的風險評估工作相當重要。


                       3.  毒理學可依照所進行研究的方向分為三大類:機制毒理學、敘述性毒理學、
                       法規毒理學。


                       4.  毒性物質可依據許多層面進行分類,分類的意義是讓毒理學家可以了解這
                       些毒性物質的特性並加以比較。


                       5.  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包括急毒性與慢毒性的評估,但進行過程中必須定義
                       清楚是哪種分類的風險評估,才能進行正確的規範現值的比較,並得到正確

                       的結論。


                       6.  許多藥物與毒性物質均有多種影響生理或健康的特性。毒性物質中的有效
                       成分可能對許多方面均會產生效應,但產生的效應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評估毒性物質時必須清楚了解所評估的毒性是針對何種器官或系統,以及產

                       生的反應為何,才能對欲評估的毒性有正確的方向蒐集資訊與判斷。


                       7.  毒性物質在體內的流布分為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這些對於毒性物
                       質產生健康效應的影響很大。


                       8.  食品毒理學不同於其他的毒理學,因為它牽涉到的化學物質與使用方式非
                       常複雜,也可能引發相當嚴重的健康危害。政府單位依據法律規定食品中的

                       添加物或是有害物含量,希望能確保一般民眾的健康。

                       9.  以世界公認合理且合乎科學的風險評估方式進行食品安全性的評估是重

                       要的,而以食品毒理學的基礎建立風險評估方式,才是合乎科學性方式的安
                       全性評估。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