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读写有方》7月刊
P. 38
ZHENGSHU YUEDU ZHENGSHU YUEDU
读书论文
《 》: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在苦闷中寻找一条出路
——生命的觉醒与抗争 —— 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家》有感
文/本刊编辑部整理 兰苑中学 杨丽红
约读推荐
读巴金先生的《家》,我想重点和大家分 自杀的第二天,当然他还不知道鸣凤死了,“他
《家》是“激流三部曲”之一,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 《家》作者:巴 金 享两点:一是文中人物情感的苦闷和内心的挣 准备把那个少女放弃了”,有两个原因:有进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作品描写了 扎,二是那些让人过目不忘的细腻传神的描写。 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精神和小资产阶级的自
20 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以祖孙两代的矛 让我们把内心修炼得强大一点,先来感受 尊心。少爷与丫头的爱情也不过如此。
盾冲突为线索,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性的血泪悲剧,沉 文中人物的那份苦闷和挣扎吧。 好的文章,能够让读者随着人物的悲苦而
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 大哥觉新,虽然姓名的谐音为“觉醒”, 悲苦,随着人物的反抗而精神一振,作者的文
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 但是在这部小说中,我却在字里行间读到了他 笔功夫必须大赞。我最想赞叹的是这本书中细
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的精神。 的苦闷。在他的周围,似乎有一张大网,把他 腻的描写和意味深长的话语。
巴金说:“我最近重读了《家》,仍然很激动。我自己喜 紧紧地缠裹,愈挣扎,纠缠得愈紧;在他的周 “夜死了。黑暗统治着这所大公馆。电灯
欢这本小说,因为它至少告诉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围,似乎有四堵墙,他想要冲出去,却四处碰 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 壁。最后,他累了,放弃了,妥协了。在爱情 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连屋角里也似乎
源。” 上,他妥协了,放弃了梅,娶了瑞珏;在人物 有极其低微的哭泣。欢乐的时期已经过去,现
经典概说 交际上,他也妥协了,父亲死后他扛起了自己 在是悲泣的时候了。”夜深了,丫头鸣凤在悲
这一门家庭,为了少一些纷争,他陪着婶娘打 叹自己难以主宰的命运,她在细细地数算自己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作为
牌、周旋;再后来,在妻子生孩子的事情上, 内心的伤痕,所以,夜深了,作者就写成了“夜
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
他还是妥协,遵照所谓的避免“血光之灾”说 死了”;电灯熄灭了,写成了“电灯光死去时
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
法,他把妻子搬到了距家好几道城门的远远的 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晚上就是
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
城外一处阴暗潮湿的地方,直至妻子最后难产 “悲泣的时候了”。这是要写鸣凤晚上顾影自
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
死亡;在他的理想上,他也是看书的时候热血 怜,自我哀戚了,所以,夜死了,电灯光死了,
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沸腾一下,和弟弟觉民觉慧交谈的时候慷慨激 到处都有低微的哭泣,这也象征着鸣凤当时和
精彩书评
昂一下,过去之后,一切照旧。 后来的悲剧命运吧。我很钦服巴金的描写,所
小说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主,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 丫头鸣凤跳河自尽,因为她想要反抗这家 以读着文章,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对这些作
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 主人把她嫁给一个老头子的命运。她喜欢的少 家顶礼膜拜,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大餐。
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 爷觉慧帮不了她,她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帮不 虽然苦闷,虽然压抑,书中也有让你心情
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 了她,她要强的性格也帮不了她,她只能选择 稍微舒服一点的情节,像这一大家兄弟姐们在
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 在深夜静静地投入湖中,将这一切恐惧与烦恼 吃年饭时候行酒令,背诵带“花”字的诗句,
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 抛诸脑后。但是,她是这么的卑微,她的死也 记忆《水浒传》中的人名和绰号,还是很符合
牲青年为代价。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 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她死了,婉儿代替她上 大家族受过教育的孩子们的身份的。
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 了花轿,又一个女孩子也“死”了。她俩离开 本书最后觉慧的出走,也像是一只有力的
揭示和控诉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 了高家,很快有两个新的丫头代替了她俩。高 大手,撕开了厚厚的乌云,给人们一丝希望、
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 家的生活依然向前,不受任何影响,只有一个 一线曙光,以此警醒睡梦中的人们。
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 觉慧偶尔会为鸣凤鸣不平。但是,就是在鸣凤
38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