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读写有方》7月刊
P. 37

WENBEN HUIDU                                                                  WENBEN HUIDU
 WENBEN HUIDU

          绵绵不绝。下句“楼上花枝笑独眠”采用拟人                         运用的;
 古诗词慧读    的手法,写楼上的花枝嘲笑自己独守空房、孤                             第三步,写出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
          枕独眠。这是思妇自己的想象与猜测,写花都                         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助力高中生古诗词阅读和解题能力的提升  嘲笑自己,实际是思妇形单影只极度孤单寂寞
 供稿人: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  邱益莲  的写照。上句一个“论”字,下句一个“笑”                析方法
          字,相互照应,用拟人的手法极写因丈夫出征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思       给独守空房的思妇带来的无限寂寞。楼上花枝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采用借景抒情和用典

 皇甫冉      本无情,然而在诗人眼中,那花团锦簇的样子,                           等方法写了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
 ①
    莺啼燕语报新年,  马邑 龙堆路几千。  多像在嘲笑独眠之人 !                      夫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③
 ②
    家住层城 临汉苑 ,心随明月到胡天。  诗的尾联“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                B. 第四句中的“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
 ④
    机中锦字 论长恨, 楼上花枝笑独眠。  燕然 ?”笔锋一转,既交代了丈夫的身份,又写            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
 ⑦
 ⑤
 ⑥
    为问元戎 窦车骑 ,何时返旆 勒燕然?  出女人对丈夫的希望与期盼:由“为问元戎”             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可知丈夫是军中主帅;“窦车骑”“勒燕然”                            C. “花枝笑独眠”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花
          反映了思妇希望丈夫能够像窦宪一样建立盖世                            枝”指代女人。意为楼上别人家的女人讥笑
 读文本  莺歌燕舞,勾起妻子对丈夫强烈的思念,并期盼  功勋,勒石燕然,得胜回朝。尽管丈夫远征,         自己独眠
 丈夫能得胜回朝,建立像窦将军那样的功勋,诗  独守空房的女主人饱受着思念的痛苦,但是她              D. 尾联运用典故,写女主人公对丈夫早日得
  注释:
 歌反映了盛唐边境战争中思妇对征人的思念。  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                        胜回朝的期盼,升华了诗的主题
 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莺啼燕语报新年,  结尾她为何期盼丈夫建立大功?因为,只  答案为 C。“花枝”就是指花,运用拟人的
 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马邑龙堆路几千”,对比鲜明,动人心弦。首句  有彻底战胜了敌人,才会有自己以及普天之下  修辞手法,说花都嘲笑自己。解答该题时要看每
 ③苑:这里指行宫。  “莺啼燕语”,写出京城春光明媚、生机勃勃、  所有离散家庭的重新团聚。诗中女主人公将自  个选项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分析得是否恰当,比如
 ④机中锦字: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  和平安宁的美好景象;新年的来临也是万家团圆  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  修辞手法的分析,再看对这种表达效果的鉴赏是
 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  的时刻。但是,这美好的景象却勾起了思妇对在  本诗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  否准确。
 寄之。诗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  隔家万里之遥的边关从征的丈夫的思念。每逢佳          2. 这首诗的首联“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
 ⑤元戎:犹主将。  节倍思亲,更何况眼前春光如此烂漫。想到边陲  知考点                  几千”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鉴
 ⑥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  的亲人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享受这和平与温情,  选题涉及的高考考点:  赏其精妙之处。
 女主人公内心特为痛苦,这种对比使得思妇的思
 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勒:刻。  1.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                   参照“晓技巧”之“答题方法(三步走)”
 念之情跃然纸上。上句“莺啼燕语”四字,写得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①拟人(第一步)。“燕语”赋予春
 色彩浓丽,生意盎然,使下句“马邑龙堆”更显
 ⑦返旆:犹班师,指出征军队胜利归来。  晓技巧                               天的燕子人的特性(第二步),形象地描述了和
 得沉郁悲壮。对比的写法,看似信笔而下,却让                                 平宁静、亲人团聚的场景(第三步)。
  译文:  人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一、广义的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常见的                    ②对比(第一步)。将“莺啼燕语”的京城
 莺在歌唱燕在细语,报告新年的来临,马邑  颔联“家住秦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表达技巧有:     春景与“路几千”的边关对比(第二步),突出
 离龙堆,路程相隔数千里。  直抒胸臆。秦城指咸阳,汉苑指长安。女主人公  ⑴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思妇内心的孤独和对丈夫的思念(第三步)。
 我家就在这京城,邻近汉家宫苑,可是心儿  虽然生活在京城繁华昌盛、春光灿烂的安定环境  ⑵表现手法(狭义):渲染、白描、对比、  ③虚实结合(第一步)。“莺啼燕语”是眼
 却随明月飞到了遥远的胡天边陲。  中,可是心却早已飞到丈夫的身边。可见女主人  想象、联想、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  前实景,“马邑龙堆路几千”是想象(第二步),
 机中的锦字回文抒发我深深的怨恨,楼上的  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深,之切。  典、衬托(正衬、反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突出思妇对隔家万里之遥的边关从征
 花儿似乎在讥笑我孤枕独眠。  颈联上句“机中锦字论长恨”用典。窦滔  抑扬结合、直抒胸臆、远近结合、多种感官结  的丈夫的思念(第三步)。
 借问主帅窦宪车骑将军,你何时才能班师回  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  合等;
 朝刻石燕然?  极度思念窦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诗共  ⑶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反复、借代、      试身手
 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诗中女主人  夸张、顶针、互文等。
  赏析:
 公为了寄托无穷的思念,也坐到织机旁仿照古人  二、答题方法(三步走):
 这首诗题为“春思”,即春天的思绪,是一  故事,为远方的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可是织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扫二维码,进入《读写有方》微
 位妻子对出征边陲的丈夫的思念。明媚的春光,  着织着,离愁别恨也像这回环往复的回文诗一样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表现手法是如何  信公众号,完成配套练习。

 36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 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 向                                    37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