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Adobe Photoshop PDF
P. 74
东京佐尔格小组与 30 年代的日苏关系
工作。其中,布柳赫尔元帅为最重要的清洗对象。 十名苏军人员占领张鼓峰并在此修筑军事阵地。15
1938 年 6 月,得知自己将成为下一个清洗对象后, 日,日本驻苏联代理大使西春彦就此事正式向苏联
留希科夫以视察为由来到苏“满”边境的波谢特— 副外交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交涉,苏联方面表示张
珲春地带投奔日军。在汉城的朝鲜军司令部受审后, 鼓峰为苏联领土,拒绝日本提出的撤军要求。16 日,
留希科夫被转移到东京继续接受日本和德国的审问。 大本营军部命令朝鲜司令官中村孝太郎“根据形势
在审判过程中,他详细交代了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 需要,可在边境附近集中朝鲜军所属部队,但行使
[21]
事部署、大清洗的情况以及其他日本和德国感兴趣 武力要根据另外下达的命令” 。20 日,日本驻苏
的内容。佐尔格将上述审讯的结果报告给了莫斯科。 联大使重光葵有关撤军的要求再次为苏联政府拒绝。
报告的主要内容为:留希科夫的反共产主义态度; 此时,东京政府的强硬派军人希望借此事向苏联发
西伯利亚的红军及其强大的反对派;有关西伯利亚 动进攻,参谋本部也制定了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
和乌克兰的军队部署、无线电密码等。佐尔格也加 日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和陆相坂垣征四郎亦请求
入了自己的见解:日本和德国抓住留希科夫所说的 天皇以张鼓峰事件为契机,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但
[22]
红军的弱点,正在进行危险的、反对苏联的军事行 未得到天皇的批准 。
动。莫斯科收到报告后立即指示佐尔格从德国大使 日军准备在边界发起进攻时,宫城告诉佐尔格:
馆获得关于留希科夫的详细内容 , 1939 年初,该情 日本人为了在西方列强中提高自己业已动摇的地位,
[19]
报的胶卷被送到莫斯科 。 准备在哈桑湖地区进行军事挑衅,还图谋占领苏联
根据佐尔格的情报,苏联立即调整在远东地区 滨海地区的领土,包括海参崴。苏军指挥部收到来
[23]
的军事部署,加强在苏“满”边境的防卫和封锁。 自佐尔格的警报后,预先将军队调往哈桑湖地区 。
留希科夫叛逃的波谢特—珲春地区,是苏军防御最 29 日,苏军占据张鼓峰北侧的沙草峰后,朝鲜军第
薄弱的环节,故而格外受到重视。苏联开始在“满” 十九师团长尾高龟藏决定,31 日晚向苏军进攻,并
朝苏边境线上的张鼓峰布置兵力,在张鼓峰附近的 很快夺取了苏军占领的张鼓峰和沙草峰。8 月 1 日,
哈桑湖修筑防御工事。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调整 日本内阁得知此事后,下令采取不扩大方针。2 日,
对苏联的作战计划。依照留希科夫所言,由于大清 苏军大批飞机轰炸日军前线,日军坚守张鼓峰至沙
洗,苏联的军队战斗力特别是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 草峰一线。6 日,苏军新编成的步兵第三十九军开始
被显著削弱,日本对苏作战的可能性增大。此时日 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由于日军坚守阵地而未能
苏在边界上的摩擦仍然不断,日军试图借边界冲突 攻下张鼓峰。
来检验留希科夫的情报是否属实。同时,日本也要 8 月 4 日,重光葵依照宇垣外相的指示,为防
利用留希科夫的反斯大林主义思想制造浓厚的反苏 止冲突扩大,与李维诺夫在莫斯科进行停战交涉。
[20]
烟雾 ,以期改善因侵华而恶化的日美、日英关系, 谈判进行一周后,李维诺夫的态度没有丝毫改变,
强化日德意三国的反共联盟。留希科夫的叛逃,直 坚持停战的条件之一是日军单方面撤退 1 公里。与
接引发了其后的张鼓峰事件。 乾岔子事件不同,苏联在此次冲突中表现得非常坚
张鼓峰位于今吉林省珲春市敬信乡防川村的北 定,其原因主要是佐尔格小组关于日本无意挑起战
[24]
山,位于中、朝、俄三国边界处,是日、苏军队防 争的报告 。7 月 23 日,尾崎秀实对佐尔格说,“日
御或进攻的重要战略要地。其北侧是哈桑湖,故苏 本”(天皇)无意让张鼓峰事件发展成一场战争,因
联方面将张鼓峰事件称为哈桑湖事件。事件的起因 为关东军已派了好几个师团南下进攻中国,无力再
是日苏两国对 1886 年《中俄珲春界约》的解释不 向苏联发动进攻。佐尔格结合宫城提供的军事情报,
同。苏联方面根据俄文本条约解释,以峰巅为界, 立即发报给苏联,让莫斯科确信:无论是日本内阁,
张鼓峰为中苏两国共同拥有。而日本方面根据中文 还是日本陆军,都不容许事态发展成为一场真正的
[25]
本条约解释,整个张鼓峰属于伪满洲国领土。 战争 。而朝鲜的日本空军未向第十九师团提供空
1938 年 7 月 3 日,驻哈桑湖的苏军发现,两个 中支援的事实,证明了佐尔格判断的正确性,斯大
日本陆军中队在远处的山头上建立阵地。11 日,数 林开始采纳佐尔格的意见:同日本交战不仅必须避
72 日本研究·2020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