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Adobe Photoshop PDF
P. 73
东京佐尔格小组与 30 年代的日苏关系
联和伪满洲国、关东军对边界的划分意见不一致。 洲里会议,边界纠纷再次激化,武装冲突接踵而至。
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认为边境线不明确,要求重新划 1937 年 6-7 月发生乾岔子事件,日苏双方都试图以
定,苏联则认为边境线根据过去俄清两国缔结的诸 武力制服对方。7 月 5 日,这一武装冲突以苏军的撤
多条约早已划定,无需再次划分。1935 年 6 月至次 退而结束,日军随即产生这样一种看法:发生边界
[14]
年 11 月,为解决边界纠纷,双方在满洲里召开三次 冲突时,武力解决比外交途径更有效 。在接下来
会议,均以失败告终。持续的边界冲突不但没有解 的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中,日军正是在这一思
决边界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日苏两国的对抗。 想的指导下行动的。
日苏关系的日益紧张,要求佐尔格小组及时提 1937 年 6 月,第一次近卫内阁成立。次月,卢
供高质量的情报。佐尔格作为一名学者间谍,利用 沟桥事变爆发。尾崎作为近卫首相的中国问题顾问,
自身所具备的广博知识和学术背景,对日本进行了 事先获悉了日军南下侵华的计划并拍摄了绝密材料,
深入的研究。对于每次搜集到的情报,佐尔格都会基 宫城带来的军事情报进一步证实了绝密材料的内容。
于自己的判断,或者从与尾崎、宫城交流后得出的结 佐尔格也从德国大使狄克森口中了解到:日本暗示
论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附上一定的分析后再发送 柏林在近期内召回在华军事顾问。佐尔格让克劳森
[9]
给莫斯科 。1936 年 2 月 26 日,日本陆军少壮派军 的妻子安娜将这份情报送到了上海的苏联信使手
[15]
官在东京发生叛乱,29 日叛乱平息后军部控制了国家 中 。事变爆发时,佐尔格在给莫斯科的报告中表
政权。由于佐尔格反复强调二二六事件的重要性,德 示,中日战争将会长期化,但苏联方面认为相信佐
国大使馆很快予以重视,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资料, 尔格的意见是一种冒险的决定,要求其提供更为详
[16]
并要求佐尔格写一份有关该事件的报告。佐尔格于 3 细的意见 。事变后,佐尔格又向莫斯科发出了一
月完成了报告,并以微缩胶片的形式将这一报告传给 份电报:“日本人试图在其他一些大国中造成这样一
了莫斯科。他在报告中的主要见解如下:二二六事件 种印象:似乎他们打算发动反苏战争。然而,近期
[17]
后日本采取了不断扩张的政策,且这一扩张是针对中 内日本并不想同苏联打大仗” 。作为回应,苏联
[10]
国的 。在 3 月的另一份情报中 , 佐尔格写道:“由 于 8 月与中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从精神上
于 1936 年 2 月 26 日的事件,日本的战时准备提前了 和物质上大力援助中国抗战。在 11 月的布鲁塞尔九
不止几个月,而是几年……因为是有计划的准备,所 国公约会议上,苏联不受列强的挑唆,坚持不单独
以本年内不会有战争……没有德国的同时行动,发生 行动的对日政策,同时加大对华援助的力度,开始
战争的几率也是相当低的。日本单独进行战争是越来 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和志愿人员援华抗战。苏联的
[11]
越不可能的了” 。 援华举动,引起了日军内部北进与南进的激烈争论。
二二六事件后不久,奥特告诉佐尔格,日本和 1938 年 1 月陶德曼调停失败后,日本向中国投入更
德国代表在柏林进行秘密谈判,后佐尔格从曾参与 多兵力,北进的可能性不断减小。
初期谈判的德国商人哈克处得知,该谈判旨在共同
三、张鼓峰事件中的佐尔格小组
对抗苏联。佐尔格将这一情报报告给莫斯科后,日
[12]
德间的谈判开始受到苏联的监视 。广田内阁成立 1938 年 6 月,一个名叫留希科夫的苏联将军越
后,日本决定把反苏反共作为对外政策的重点,与 过“满”苏边界投奔关东军,随身携带有关苏联军
同样反苏反共的德国结盟以牵制苏联。1936 年 11 事力量部署等极其重要的情报。留希科夫被转移到
月,日本与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及秘密议 东京后,柏林也派了一名苏联问题专家参与审讯。
定书。佐尔格在协定签署时给莫斯科发送了两份报 佐尔格从德国大使馆的武官肖尔处浏览了日本和德
[18]
告,指出该协定并不会对苏联的安全造成多大威胁。 国审讯的结果 ,并在第一时间以微缩胶卷的形式
但当时苏联国内已经开始了大清洗,佐尔格的老上 传至苏联,引起了莫斯科的高度重视。
司别尔津被罢黜,斯大林也不免对佐尔格产生了怀 1937 年 8 月,留希科夫作为内务人民委员会
[13]
疑,对于反共协定的签订还是充满了忧虑 。反共 远东局的最高负责人,被派往伯力。斯大林交给他
协定公布后,苏联代表中止了正在召开的第三次满 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负责远东地区政府和军队的清洗
日本研究·2020 年第 2 期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