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百年香港中式飲食
P. 42
酒樓、酒家 百 年 香 江 中 式 飲 食
07 開業於1846年的茶樓杏花樓,於同年遷往皇后大道中325號之後改為 1888年,已有一洞庭酒家在石塘咀皇后大道西開業。
1900年,不少酒樓在新開發區的石塘咀設立,當中包括德輔道西的
酒樓,一直經營至1931年,易名為杏花春,一年後才結業。
觀海樓。因石塘咀已形成為水坑口街一帶以外的新風月區,該酒樓在報章
這一帶為上環的太平山區,附近的太平山街、荷李活道、水坑口
登廣告,宣傳「 特設德律風( 電話 )於太平山街冠英酒樓,常川派伴在處
街、皇后大道及附近區域皆先後曾為「 太平山娼院區 」和「 水坑口風月
區 」,與妓院配套,作為「 花筵館 」供「 飲花酒 」的酒樓酒家林立。1874 ( 駐有職員 ),專代客「 請友 」( 請客 )及「 出花 」( 邀請妓女到酒樓會客 )
年,一家位於海旁中( 德輔道中 )的萬芳樓,以佳妙烹飪而著名。 等事。有手車( 人力車 )六輛,每日下午五時至晚上一時,在水坑口街
同年9月22日的甲戌風災,多間位於太平山娼院區的酒樓,包括鳳仙 「 接濟 」載客來往。」
樓酒廳和美香樓酒廳亦被吹塌。 該酒樓並用駢四儷六格式介紹石塘咀的旑旎風光。
1886年1月13日,宴瓊林酒樓在「 大水坑口 」( 水坑口街 )約23-25 十九世紀末,太平山區一帶為疫症的重災區,居住環境擠迫,人口
號開張,提供:亭午小酌、花局及夜局( 飲花酒的「 頭圍 」和「 尾圍 」筵 密集。加上當局著意發展剛平整及填海完成,原為石礦場的石塘咀,於
席 ),和外賣常便。所謂「 亭午小酌 」,是指由上午11時至下午4時供應午 1903年 飭 令 水坑 口 街 一 帶 的 妓 院, 於1905年( 後 來 展 期 至1906年2月 )
飯和小酌套餐。 前,遷往石塘咀,「 配套 」的酒樓,亦被迫遷移。縈繞不少人腦際的「 塘
該區酒樓員工的薪金,每月約為港幣六元。 西風月 」篇章,便由此時開始譜寫。
1895年,杏花樓在華字日報登廣告,刋出午敘小酌及茶麵酒菜的價 1906年,宴瓊林生記酒樓結束在水坑口街的業務,開設一新酒樓在
目單。 石塘咀德輔道西「 新水坑口 」( 山道 )。而聚南樓亦在石塘咀開新店。
同年,陳曉雲( 鏸勳,本地史著作《 香港雜記 》的作者 )為司理 為配合此新形勢,當時的酒樓行會( 公會 )「 公慶堂 」,特別租用忠驊
人,位於南北行街之濟安保險公司,在「 聚馨樓 」頂樓開循例會議。 馬房提供的馬車,往來石塘咀及水坑口。該堂屬下的酒樓計有:探花樓、
當時的酒樓,有位於太平山街的品花樓( 後來易名為品花大觀酒 杏花樓、聚南樓、敘馨樓、冠英樓、宴瓊林、新和昌及萬芳樓。馬車共七
樓 )、品元樓、冠英樓、紅杏林、賽芳樓及品芳酒樓。 輛,專載石塘咀及水坑口妓院之妓女,前赴上述各酒樓出局會客,每桌收
荷李活道( 當時又名為「 文武廟直街 )的探花樓、宴蓬萊酒樓、最宜 五毫至一元二毫作經費。
樓等。 以下為在石塘咀區陸續開業酒樓的年份和地址:
水坑口街的宴瓊林、聚南樓。 酒樓酒家名稱 地址 現址位置/ 現況
威靈頓街的一品陞酒菜館( 地點為現蓮香樓所在 )、瑞華園、小蓬萊 1906年 洞天酒樓 皇后大道西494號 大道西和山道交界 現址為私人住宅
新安大廈
和樂豪菜館,以及附近卑利街賽芳樓。 大道西和山道交界 現址為私人住宅
樂陶陶酒肆 皇后大道西494號 新安大廈
水坑口街旁的皇后大道的酒樓除杏花樓外,還有陶陶居,以及現娛樂
1908年 群英樓 西環街(卑路乍街1-5號) 現址為私人住宅南雄大廈
行所在的倚紅仙館。1911年,倚紅標榜其服務為:「 車設電( 電車 )以迎 冠西酒樓 石塘咀大馬路(皇后大道西)
送,扇搖風而涼快。」「 扇搖風 」是指天花頂裝帆風幕,由二人於一前一 醉瓊林酒樓
後用繩拉拽而生涼風。當時有「 扯風扇 」的職業者。 1909年 樂賢酒樓 皇后大道西
會樂酒樓 皇后大道西419-421號 大道西和屈地街交界 現址為東蔚大廈
還有位於南北行街( 文咸西街 )附近永樂街的萬芳酒樓,及文咸東街
長樂酒樓 皇后大道西544號 和合街和大道西交界 現址為私人住宅
的小桃源等。 寶德大廈
德輔道中則有陶陶仙館、趣園酒樓以及樂陶陶的分店等。 1910年 聯陞酒樓 遇安台(南里) 佳景大廈
澄天酒樓 皇后大道西
西營盤區的酒樓有德輔道西的陶仙酒樓、多多福酒樓,皇后大道西的 香江酒樓 德輔道西與山道交界 太平洋廣場
瀟湘館,及第三街的陶然酒樓等。瀟湘館設有馬車載客往來酒樓。 聚賢樓、品陞樓
42 1911年 陶園酒家 德輔道西現香港商業中心所在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