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電子書 草案3
P. 40
用實景棚,而不是虛擬棚,因此不知道設備該如何操作,所
以只好努力從做中學。在東森電視服務時,每天上班都很緊
張,但為了讓自己更快進入狀況,總是第一個到公司、最後
一個離開。轉行進電視台做節目本身就是個大挑戰,曾桂英
使命感油然而生,只想把它做得更好。早期做了關於原住民
教育的《教育回歸線》,那時曾桂英告訴自己:「我的節目可
以改變一個孩子的未來就夠了!」,這就是支持她做下去的
信念。也曾投入製作過環境議題的節目,自己寫腳本、搜尋
資料,只要是有關土地、環保相關的論文都會閱讀,那時曾
桂英才漸漸了解問題所在,更提到全球原住民議題都很接近,
文化、語言、土地的流失、原始環境的保護,都面臨同樣的
困境和挑戰。
曾桂英在國外期間曾進修過幼兒教育,返台便持續關心
幼兒環境教育議題,也希望能多談這方面的問題,無奈當時
沒有適合的來賓,所以提及的相當少。之後她也一直想做兒
童節目,正好當時原民台節目組分組,曾桂英擔任文教組節
目副組長,開始規劃兒童節目,才有了不同的節目內容。初
期先產製數學節目,那時節目是以徵案方式,外包給廠商製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