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20200422
P. 10
中國家庭教育理論之探討
權力形成拉鋸;(三)初婚年齡延後,生育率下降,少子化,處處可見
「媽寶」;(四)高齡化社會來臨,工作人口扶養人數逐年上升;(五)自
由民主法治社會,爭民主卻乏法治;(六)受歐、美文化的影響。因此,
家庭教育面臨很多新的挑戰:(一)年青族群依賴家庭資源與要求獨立
自主混淆不清;(二)不服從權威也不遵從法律規範;(三)個人主義抬
頭,要求他人尊重卻不尊重他人;(四)離婚率攀升,單親、隔代教養、
新住民教育問題日漸嚴重,傳統家庭教育已難維持與適用,學習歐美
國家家庭教育菁華有其必要性,維持華人優良傳統文化也是不可忽
略。
肆、學習歐美長處
在推動家庭教育,借鏡和引進歐、美國家的家庭教育之際,應考
慮:(一)檢視我們應該保留和傳承那些優良的傳統文化;(二)如何去
蕪存菁,適所適用落實家庭教育才有實際意義。以下提供幾則意見作
為拋磚引玉:
一、父母教養方式,應視子女成熟度而異
家庭教育首重親職教育,而親職教育首推教養方式。國內學界研
究類多以「權威」與「回應」二維之四類型(開明、權威、放任、忽
視)教養方式,比較其優劣,發現:從小學生到大學生,所知覺的父
母教養方式都不相同。而其中以逐漸授權和負責的養成,特別重要,
Hersey 和 Blanchard(1976)依據父母提供「指導」、「支持」及「子女成
熟度-表現負責任的意願與能力」,依照子女的行為成熟程度,從幼小
到長大成熟,依序採用(1)明白告知(telling)-高指導低支持(2)推銷販
售(selling)-高指導高支持(3)參與分享(participating)-高支持低指導
(4)充分授權(delegating)-低指導低支持的教養方式。如此方能培養出
個人在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自主與獨立能力。
二、保持華人傳統倫理道德
我們的社會福利和養老制度遠不如美國進步,務須保留華人文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