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湘西龙正忠花开四季01
P. 25
花开四季 • 学习成就梦想
个没有用心?你怎么判断哪一个力气大哪一个力气小?假如这些你都能判断,那
么,你怎么能让力气相对小、却很用心很认真很拼命的人心甘情愿地拿着比别人
少得多的薪水?除非这个人是照顾进“拔河”队伍、有高度的“自知之明”的人!
“拔河”需要选拔“选手”,就像进入教师队伍的人需要选拔一样,“拔河”效
教师的职称之困 果如何关键是看选手们是不是敬业、用心、拼命、团结一心、力量用在一条线上,
而不在于哪一个或哪几个选手的力气大,大家没有同时用力,用力不在一条线上,
2018 年 12 月 3 日 星期一 小雨 几个“大力士”无法在“拔河”比赛中取胜。
教育“拔河”的对象是谁?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兄弟学
校、同事、同行!
小学系列的高级职称指标只有 8%,假如某所学校达到高级职称水平的教师
比例远远超过 8%,如 40%,会不会意味着有 32%的高水平教师在工作中可以“限
前几天,“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2018 年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是教育评价。 水平”、打折扣?本来可以使出与高级职称教师一样的“力气”甚至更大,但拿
2016 年的年会我到北京旁听,去年因事不能去,今年很想去聆听,因脱贫攻坚 的是中级或初级职称的工资,就做中级职称或初级职称的事?当然,我们相信绝
任务紧等原因还是不能去,实在遗憾。虽说专家学者们的演讲内容在网上有直播 大部分的教师不会这样做,但工资分配的事实却是这样!
视频,文字稿也要发出来,他们的观点从其它渠道也可以找到。但这样的教育盛
教育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无法量化,恰恰职称评审就是用量化的方法进
会需要身临其境。
行。教育中最核心、重要的因素应该是高度的职业认同、爱心、责任心、敬业心,
这次论坛主题是讨论教育评价问题。很多的学者不赞成大学排名,认为这种 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教师发自内
排名让大学更加地功利化,不利于培养人才。李镇西老师是唯一来自基础教育界 心对教育的爱、把教育当成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时,教师群体才能形成强大的教
的演讲专家,他谈的是中小学的职称问题。 育合力,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质量就是教师的质量,评价教育首先得评价教师,职称则是当前教师
二、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
评价的“重头戏”。
职称评审的条件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僵化,很多与教育教学质量提
职称评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
升没有多大关系的事项也列入其中,致使教师在工作中越来越功利化。在现实中,
量。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职称评审效果来看,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最突出的问题
我们不难看出,凡是可以拿到“证”、拿到“分”的工作,大家不得不去做;凡
是与工资挂钩及限制指标。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使职称评审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是没有“分”、没有“证”的工作,积极性则大幅降低;凡是“分”够了、“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了的工作,往往应付的成分比较多。有不少这样的情形:在拿“分”拿“证”
时,注意力盯着“分”和“证”,常常偏离教育的本分——教书育人,把学生当
一、降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成了拿“分”、取“证”的工具!当目的变成工具时,教育行为与教育初心就渐
学校教育是“拔河”的事业,需要整个教师群体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来完成。
行渐远了。
如果在“拔河”的队伍中评选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三十的“优秀者”
进行“重奖”,“重奖”少数人,没有评上的人怎么有怎样的心理?在“拔河” 为了在学生考试评比中取得“好成绩”,极少数的教师歧视、排挤“差生”,
的过程中,你怎么判断哪一个用力哪一个没有用力?你怎么判断哪一个用心哪一 甚至“动员”学生转学,到“更适合的学校就读”。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