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湘西龙正忠花开四季01
P. 90
花开四季 • 学习成就梦想
A、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五、学生朗读全诗。
B、尝试划出节奏,读好诗句的停顿。 听龚娟老师课的几点感想
C、划记不理解的词。 龚娟老师的课上得很好,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2、朗读全诗
一、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四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进行评价。 借助提问、“拉家常”等方式,龚娟老师在课前把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
3、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老师的手势进行断句。 下子就拉近了!这是教学的关键点,“亲其师则信其道”,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心
灵的交融,必须建立在“信任”、“相互欣赏”的基础之上,只有心灵相通了,
4、师生分角色朗读:老师读每句的前 4 字,学生读后 3 字,注意诗的节奏。
良好的教育互动才能形成。不少的教师其教育教学的效果不好,与其和学生之间
5、师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读每句全句,老师跟着读每句后 3 字,以突出诗 的情感沟通不畅有直接的关系。沟通不好,如电磁波信号频率不同那样,无法进
句的节奏之美。 行信息的交换:你说你的,我说的我;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不能“走到一块儿”。
龚娟老师的这堂“送教下乡”课,让学习者受益,我们喜欢听这样的课。
三、再读古诗,读出画面 我们听过很多的“比赛课”,不论上得如何精彩,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课不能用来比赛,就像一对朋友之间的感情最清楚的是朋友双方,而不是“外人”,
要求: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同桌合作朗读并交流,圈画出来。
“外人”可以感受到这对朋友的“感情”如何,却无法给他们进行“量化”、“评
1、学习理解第一句和第二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通过学 比”。一旦我们找到了给“朋友”们的情感进行“量化”与“评比”的“技术”
生学过的其它的诗理解“碧”字。 后,这种“感情”就变味了,至少没有了“真情”,而是“假意”。我们需要看
2、很快过度到学习理解第三第四句。 到的、学习的是“真情”而不是“假意”。
3、找出诗中的动词。 长期以来,我们不赞同“赛课”,我们赞成积极、大量地进行磨课,抛开功
利性的“打分”、“评比”,让老师们把心思集中在学习、备课、上课、反思、
A、从“断”的古体字学习“断”字,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写“断”字。
辅导、专业交往等环节上来,上好常态课,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
B、“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我们一线的不少老师,“比赛课”上的“好”,其真实的课堂比较浮躁,教
C、前两句诗的理解 学效果并不好,问题在于静不下心,把注意力盯在各种“分”人,使课堂的育人
( )被( )冲断开, 功能淡化了,心里无“人”,甚至忘却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的水向东流到( )就开始( )。 用心用情,乃好课堂的必要条件。龚娟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真实而富有魅
力的常态课。
老师请学生说说如何理解诗前两句的意思。
D、诗后两句的理解 二、抓住了诗的“节奏”
古典诗词有节奏,古典诗词本来就是为愉悦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呈现出的另一
强调对比“相对出”与“日边来”。
种“音乐”。唐宋时期,诗歌词赋繁华,优秀诗人词人的作品常常成为“音乐界”
四、李白简介,以此为背景点出“借景抒情”。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