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湘西龙正忠花开四季01
P. 93

花开四季 • 学习成就梦想


 的“抢手货”,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诗词成为人们赏析美与享受美的精
 神食粮。既然诗词是音乐,那么音乐最重要的标志应该就是节奏之美,以扣人之

 心弦。
 龚娟老师的这堂课,强调了诗的节奏感,并在朗读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让
 学生感受着经典诗歌的节奏之美,从而使学生沉浸于诗歌所带来的乐美之中。  对写教育随笔的再反思


 三、体现了诗画合一              2018 年 12 月 22 日  星期六  小雨
 东坡先生评价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王维的诗画是这样,其它诗人的诗画也如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画本一;诗是文字的画,画是线条的诗,让人们的心灵有了可以寄托与眷恋的
 家园,诗画作为高层次的精神圣地,才经久不衰。  在学校里,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人,是教学生写文章的人。现实中,一线教
            师读书的人不多,写教育教学随笔的人则更少。教师要读书,教师要写文章,这
 和着节奏读诗仙的《望天门山》,一幅或春意盎然、或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卷
            是最基本的教育常识,这些常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不少的有识之士一直
 便展现在眼前。以画之美、以诗之韵启迪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在呼吁,从整体来看,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诗词课比较难上,难在内容短小精悍,没有多少的“表演”空间;诗词“源
                 在读与写的问题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流派”,新教育实验作了里程
 远流长”,可以乘风驭雨,驰骋千年。要把诗词课上好,最重要的是教师本人要
            碑式的尝试,以民间草根行为为中国的教育探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里,
 被诗词优美的旋律及内涵所感动,对诗词有深厚的功底,然后以师生最为乐见的
            排在第一位的是“营造书香校园”,排在第二位的是“师生共写随笔”。
 方式展开学习的过程,如当下“网红教授”戴建业老师那样,把诗词歌赋说得行
 云流水,直入人心。这样的造旨绝非一日之功!所以说“教育是慢的艺术”,大  这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七月份加入新教育实验校后,我们学习借鉴了新教育
 凡“速成”的“教育质量”,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伪质量”!  实验的理念,大力实施“师生共读共写”行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
            老师的带领下,走上了阅读、写作之路。我们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似乎难以逾越的
 作为落后地区的教师,我们要多向发达地区的老师学习,学习人家的敬业精
            难题:大部分的老师知道了写随笔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行动了,但把“写”作
 神,学习人家的进取心,学习人家的终身学习的态度,切实提升专业素养,做好
            为生活方式的老师还不是很多,与我们学校的目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本职工作,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教师。
                 前几年,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关于读与写的座谈会、研讨会,大家的积极

            性高,都看到了读写于教师本职工作的意义,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却是少数。

                 当初号召老师们写教育随笔之前,我也是“门外汉”,也不知道怎么做,但
            本着一个信念:不读不写,不可能提高素养,要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必须
            走读写之路。
                 我从自己入手,做了探索的工作。2011 年年底,第一次接触新教育实验的

            书籍:《新教育》,朱永新老师说每天写一篇千字文,不出十年文章一定能写好。
            《道德经》说:“少则得,多则惑”。我不断提醒自己起步时不要图多,从每天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