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96
像對於舞台的恐懼,我個人是覺得值得繼續堅持,直到大腦習慣了之後,就有能力 大腦原是充滿了感官資訊,充滿了電脈衝流動,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訊息交流的,當我們
克服,不再在舞台上發生解離,這是有好結果的,因為站在舞台上如果可以將感動帶給 感覺到 「 全部靜止 」,只剩下別人 「 看似 」 快樂、痛苦、悲傷…. 但卻一點都感染不到
更多人,其實是很有成就感,很有價值和意義的事,雖然可以理解站上舞台是很違背生 自己的時候,特別是 「 突然 」 有這樣的狀態,我想這麼違反大腦特性的情況,很有可能
物基本 「 隱藏起來 」 才能避開攻擊的本能,也知道站上舞台就會被所有的眼光評價,這 是有解離的輕微現象了,如果這樣的 「 突然無感 」 太久,也許覺得連呼吸都感覺不太到,
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所以大腦為了不讓自己崩潰而採取的輕微解離策略,是可以理解 真的就需要我們停下忙碌不已腳步,好好檢視一下我們這陣子的生活,究竟有甚麼問題
的,但卻也因為克服之後會是對自己與別人都是有價值的,所以是值得去克服,值得繼 了,但因為情緒是錯縱複雜的,所以也許那潛藏的 「 恐懼 」 究竟藏在哪,不會這麼簡單
續訓練自己面對舞台,直到大腦能理解,這不是需要解離的恐懼事物為止。 就解開謎底,但只要我們持續關注自己 「 突然停止 」 的感覺,正視這樣的警訊,我相信
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好的開始。
但如果今天使我們發生解離的,是生活中不正確的事,例如被長期家暴,被長期精
神虐待,或被長期過度不合理的要求,屬於惡性的原因,像這樣能導致解離的生活環境,
我就不覺得應該要繼續去待在那樣的狀態裡,並要求大腦能有朝一日 「 克服了 」,並認
為這樣問題就解決了,這我就認為是不對的,原因是上舞台的恐懼被克服了,是得到更
大的價值,可以將感動傳給更多人,幫助到更多人,而且是具備更多感性的能力,更不
會因為害怕別人眼光而變成冷漠、麻木、動不了,這些都是更好的事情,是我心中認為
對自己,對別人都顯然是更有價值的事。但如果是被虐待的環境,我們將自己的腦神經
訓練成習慣,那結果其實是同意了人可以繼續虐待人,而身邊真心愛護我們的父母或朋
友,眼看我們生活得不好會覺得有罪惡感,而我們以後也會對於別人的痛苦,練就出 「
視而不見 」 的惡習,這整個 「 克服 」 後會得到的結果,其實都不是美善的事情,只因為
我們放棄努力,放棄去想辦法離開惡劣的環境,反而是任由身邊的人傷心,但自己覺得
自己已經能克服恐懼就好,這對我而言就是不對的選擇,這種惡性的解離促發環境,需
要的不是我們的克服,而是我們要努力地改變,要努力地尋求離開,讓這種惡性的解離,
不需要再常常地發生,導致之後的自我身分認同障礙,到時傷害的不只是自己,更會傷
害到的就是真的愛我們,與我們情感最親近的人們。
所以當我們突然有一種現象,就是 「 對所有的感覺都停止 」 的感覺,或者有一種突
然被 「 關在一個透明盒子裡看世界 」 的感覺,或者感覺不到自己究竟喜歡或討厭甚麼,
這種現象如果長達幾個星期,或者數個月以上,那我想我們必須要正視這個狀況,因為 《情貼法 -1 圖 035》
96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