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中华剪纸》2019年第一期
P. 17
/ / 2019 第一期 / 总第55期 / 2019 第一期 / 总第55期 /
借方式)给史老冠一家。从 1948 年到 1951 年去 老赏就用这种茶招待,古塞认不出,说是老赏“用
世这三年多,老赏和老冠两家就住在伙用同一堂屋 他自己采焙的高贵的麦芽茶招待我”。
的一个院内。 除此以外,就是爱看戏,再有时间,便是看点
家中的器物摆设不仅是主人兴趣爱好的表现, 闲书,《三国》、《西游》、《封神》之类。
更是经济状况的反映。据当年的目击者说,老赏的 老赏不玩牌,也没有在街上闲转闲聊的习惯,
家中空空如也:除了一只破旧门柜,一张画桌,还 常常一个人钻在家刻他的窗花。
有一个芨芨囤子。 王老赏是个嗜趣寡淡,只是倾心着力于剪纸艺
1949 年 9 月,古塞从张家口前来寻访老赏; 术的人。
1950 年,原察哈尔省文联的佟坡也来寻访他,都 老赏晚年患上严重的哮喘病,耳朵也聋得快听
是在这个小院的西正房内会见的。 不见了。为生活窘迫,只好带病做些窗花,拿到县
城集上出卖,聊作补给。1950 年秋天,老赏想做
衣着:王老赏是农人,一生未脱离农业。剪纸
窗花没买纸的本钱,就向本院的老冠婆告借。老冠
是他的业余爱好,或者说第二职业。由于家贫,王
婆手里没现钱,就借给老赏一口袋豆子,老赏拿到
老赏只是本地当时普通农人打扮:头戴一顶白毡帽,
集市上粜了,买回了纸。他对老冠婆说:“等我卖
身穿草灰色大襟袄,贴身内衣是腰子。下身是传统
了窗花就还你的钱——还你大洋!”
大裆裤,脚蹬一双扳尖鞋或白毛毡鞋。
哪里知道,艺术女神不再眷顾他。入冬后,
老赏中等个儿,窄瘦脸儿(真人比画像显瘦),
老赏的病日渐沉重,终于一病不起。到第二年即
花白胡子,白白净净,像个秀才。他的装束与其他
1951 年春天,老赏病故于他晚年居住小院的西正
农人不同之处,大概就是他的大襟袄的右上扣襻上,
房。
拴着一条短绳儿,绳儿上吊着小胡梳子、掏耳朵勺
因为家贫,死后没钱买寿衣,入殓时穿的是往
儿什么的。
常浑身的衣裳。
老赏生前赶上照相技术出现,他起码在日寇
王老赏在寂寞孤冷中含恨离开人世。
侵占时期照过“良民证”上用的相片。然而失佚了,
一代蔚县剪纸艺术大师的人生就这样谢了幕。
连古塞为他和他妻子的画像也失佚了。佟坡作于
1950 年即他去世前一年的头像画,成为老赏留给 ▇ 王老赏的家族谱系
世间的惟一影像。
饮食:王老赏家跟其他人家一样,一般早吃 王老赏的祖辈和父辈
粥(小米干饭),午吃糕(多为高粱面做的),泡糕菜 王老赏的祖辈兄弟二人,其祖父为大(根据他
是一般是黄芥菜,也是当时的农家常吃的一种。晚 二祖的名字,我推测他祖父叫王伯,但无法证实),二祖
上,一般就是糊糊 (当地把用杂粮面做的一种粥叫做糊糊) 叫王仲(号名被称为老建)。其父叫王世公,其叔叫
和山药之类的了。即使这样,也有为缺粮发愁的时 王世明(老敏)。王仲的长子叫王世义(老资),次
候。饿了,还在灶膛内用残火烤烧山药吃。 子叫王世聪(老廷)。老赏的祖父和父亲去世早,
嗜好:明代文人张岱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 现在村里已无见过他们的人了,王仲以下其他人,
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人们尚记得。
其语直指人性深处。嗜好之于人,无之似不好,过 王老赏的妻子、儿女和孙辈
之亦不好,恰到好处也难,而老赏就是一个有嗜好
老赏娶的是县城南关陈家的女儿,至今村上的
也有节制的理性的人。
人们还记得老赏婆有个侄儿叫陈积善。老赏夫妇育
老赏的嗜好,一是饮酒,二是吸烟,三是喝茶。
有一子一女。1913 年,老赏 24 岁时,儿子出生,
都属于淡淡的习惯,而不是瘾君子。
乳名柱子,官名叫王守业。1919 年,老赏 30 岁时,
老赏爱喝茶,又没钱买茶叶,就从堡墙上或坟
又生下女儿,乳名菊子,官名叫王守忠。儿子成年
地里采些黑蒺藜叶子,晒干,蒸过,再晾干,冲水
时,老赏就为他娶来一房媳妇,却不幸夭亡。王守
当茶喝。这是当时村里穷人自制的土种茶叶,还起
业续弦时,已是十来年之后,从县城领回个外乡人,
了个高雅的名儿:高山顶茶。1949 年古塞来访时,
还带来继女儿,乳名叫美丽子,后来取大名为王彩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