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中华剪纸》2019年第一期
P. 12

剪纸文论 / Paper-cut Theory


            四、心与手·海外的剪纸传习                                    的基础,心与手的心像造物观才是剪纸的造型基础。
                                                             剪纸表达内心的真实,而非眼睛看见的真实。尤其
                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特性与西方的造型艺术                          在表现日常生活题材上,剪纸的造型观念更接近儿
            不是一个体系,西方造型艺术依赖于视觉的物理与                           童画的非逻辑绘画观。西方的视觉艺术注重眼与手
            生理判断,追求三维空间视觉表达的真实。虽然西                           实践的谐调,中国民间艺术注重心与手谐调的造物
            方现代艺术也融入了视觉心理的因素,追求四维空                           传统。

                                                                 民间艺术没有脱离开生活,是为生存的艺术,
                                                             因此,更注重生存实用和文化信仰需求的价值取向。
                                                             从人类文化遗产视野来看,心与手的造物传统,也
                                                             是人类农业社会具有普遍性的民间艺术传统。剪纸
                                                             心与手造物的传统,在深层与人类文化有着更广泛
                                                             的人性关联,这也许是中国剪纸在世界不同国家受
                                                             到普遍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在十多年的海外剪纸传习活动中,剪纸的传习
                                                             受到普遍欢迎,我每次在国外举办剪纸展览,都会
                                                  11-1
                                                             安排几天与观众的剪纸互动实践,这是很有意义的
                                                             公共性的活动,它使国外的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剪纸。
              图 11-1:1943 年延安古元借鉴民间美术创作的木刻剪纸作品
                                                             国外的博物馆及展览中心都十分注重剪纸的互动实
            间的时间表达,但总的造型观念仍然保持了视觉物                           践,在挪威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博物馆,在特隆赫姆
            理与生理表达的基点。民间剪纸的艺术实践不同,                           的国家装置艺术馆,他们是都有丰富公共教育经验
            民间艺术的文化思维联系着非逻辑的视觉思维,这                           的博物馆。他们把剪纸传习安排的更具年龄层次与
            也是与儿童艺术、稚拙艺术,以及原始艺术十分相                           不同人群的针对性,比如,首先安排儿童与小学生
            似的造型思维。剪纸的表达建立在平面纹饰叙事的                           专场,以学习剪纸方法体验剪纸艺术为主;随后安
            基础上,剪纸的图像是一个纹饰系统,纹饰的内涵                           排父母与孩子专场,主要是家庭式互助体验;还有
            并不来自符号形象,它是纹饰在使用的习俗活动中                           成人专场,包括大学教师、文化艺术研究者、博物
            产生的。
                在海外的剪纸传习,首先考虑在一个跨文化背
            景中,我们首先应该让听众和实践者了解什么,这
            不同于国内相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化传习。而剪纸的
            实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手艺学习。我们的经验是,
            跨文化的剪纸讲授,首先应介绍相关剪纸的文化内
            涵和特征,尤其是那些来自田野的具体信息。对于
            异域的外国听众,他们需要了解文化的具体性和生
            动的独特性,他们要了解剪纸背后的中国故事。对
                                                                                                   11-2
            于动手实践,我们要教会外国传习者对剪刀和纸的
            掌握和了解,教会他们剪纸最基本的方法,如折剪、                                       图 11-2:夏风 《夏锄》
            对称纹样、推剪、团花等。我在中央美院多年剪纸
            教学实践总结的“十样法”,是教手艺、传文化的有                          馆人员等,这类专场一半讲剪纸的习俗文化,一半
            效方法。                                             是动手体验。在芬兰、瑞士办展览时增加了与当地
                折剪是构成纹饰的主要方法,也是人类最古老                         剪纸艺术家的互动交流,我拜访了他们的工作室,
            的剪纸手法。剪纸的纹饰叙事是超现实、超视觉的。                          也曾和瑞士剪纸协会的会长见面,了解瑞士剪纸的
            剪纸纹饰是观念化、象征化的语言。因此,剪纸的                           现状和活动特点,彼此进行了真诚的文化交流,我
            造型不追求表达视觉的真实,剪纸表达的是观念和                           开始隐约的意识到世界剪纸领域的存在。
            心理的真实。视觉的物理性与生理性不是剪纸造型                               赴美国的剪纸讲学,使我感受到了跨文化背

           1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