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中华剪纸》2019年第一期
P. 8
剪纸文论 / Paper-cut Theory
8-1
7-1
8-2
图 7-1:河南淮阳二月会祭祀纸扎(乔晓光拍摄)
图 7-2:青海互助县姚马村龙王庙“梆梆会”仪式剪纸(何梁拍摄)
图 8-1:现代舞戏剧《寻找娜拉》的中国剪纸版舞台美术设计
图 8-2:象征着美丽和自由的蝴蝶在此设计成犹如面具的纹样 , 以此
表达娜拉内心潜藏着的矛盾和忧虑
7-2
第一次设计舞台美术,经历了限制和约束的 基金会合作,把芬兰著名的世界英雄史诗《卡莱瓦
挑战,也体验到舞台美术独有的魅力。在最初的案 拉》用中国剪纸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为展览我创作
头准备中,我花时间去阅读易卜生戏剧的脚本,阅 了四十多幅剪纸和编织方式的作品,展览在史诗《卡
读相关易卜生的文学历史资料,听挪威 19、20 世 莱瓦拉》流传地库赫莫举办的。这个展览的剪纸作
纪的音乐等。2006 年 6 月,正是我们和教科文合 品在史诗的时间表现上,采用了民间三段式的手法,
作,举办“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培训” 也受到了复调音乐的启发,把史诗故事内的几条主
最忙的一个月。我每天白天筹备安排工作、上课, 要人物线索同时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剪纸中的史诗
晚上听着北欧音乐通宵的创作。27 个不眠的夜晚, 人物形象,如同东巴经书上的象形文字一样,采用
一气呵成,剪制了 20 多幅作品。这些剪纸作品即 高度简约的符号化表述,几个线索同时展开,叙述
是舞台美术的设计原图,它们最后会随着《寻找娜 其不同时空中发生的事情。(图 9)
拉》的演出同步展览。 2007-2009 年我受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美国
和挪威《寻找娜拉》中国剪纸版舞台美术的合 文学的拜斯教授的邀请,为《白鲸》创作了多幅剪
作,带来很大的成功。中国剪纸营造的红色舞台空 纸作品;2010-2013 年与瑞士阿彭策尔霍尔民间
间,为戏剧演出带来视觉震撼力的深沉与陌生。走 艺术基金会合作,用剪纸多联画的方式表现阿彭策
上世界戏剧舞台的中国剪纸,引来了更多国家的关 尔加入瑞土联邦 500 年的历史内容;2011-2014
注与合作的热情。这之后是十多年连续不断的与不 年为美国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创作了大型剪纸装置作
同国家文化遗产主题的剪纸合作,中国剪纸在悄然 品《城市之窗》,这幅长近 30 米高 3 米的大型作品,
的走向世界。2006-2008 年与芬兰《卡莱瓦拉》 分 15 个窗格,这幅大型剪纸作品,以写实的手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