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社科学术研究入门及经验
P. 24
可以说之所以现在这么多人(至少在美国)都在做empirical study而不是conceptual
study, 一是因为empirical study更容易发表,二是因为conceptual study的难度往往
更大。我们国内社科类的学术文章empirical study还非常少,很多研究结论不得不说都
是作者的一厢情愿,都是在畅想美丽新世界,比如公共管理的研究只是提出政策意见,并
没有提供任何依据。这应该说是在喊口号而不是在做科学研究。讲深一点,这跟我们东方
文化自古以来的思维方式和哲学传统有关,我们常常把 “fact" 和 ”opinion"混为一
谈,而西方思维更注重事实依据,提供证据,给出论证逻辑。(这个话题说起来很大但其
实特别有意思,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一本美国人写的对比中西方思维的书来看: T h e
G e o g r a p h y o f T h o u g h t : H o w A s i a n s a n d We s t e r n e r s T h i n k D i f f e r e n t l y . . . a n d
Wh y b y R i c h a r d N i s b e t t. 我在读书会分享过这本书大家很感兴趣,哪天写个书评分享
给大家。 )
那美国社科类研究有没有受欢迎的、highly cited的conceptual research呢?当然有,
而且很多,只是没有empirical research那么常见罢了。而且好的conceptual research
是极为让人敬仰的,因为conceptual research真的很难啊,你想啊,就跟那些大哲学家
构建自己哲学系统的观点是一样的,你的框架要非常完整、清晰、有创新性还要严谨周
密,你立了这个靶子,以后有的是学者会使用empirical research来验证你的理论框架靠
谱不靠谱,所以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我忽然想到还需要聊另一个话题,在社科类
领域什么是theory以及为什么它重要,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