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實習成果報告書
P. 30
附錄
實習週誌 實習週誌
實習時間 第 4 週:105 年 7 月 18 日至 105 年 7 月 22 日 實習時間 第 5 週:105 年 7 月 25 日至 105 年 7 月 30 日
案例之說明 Open Green- 依山計畫 案例之說明 Open Green- 依山計畫
依山為 Open Green( 簡稱 OPG) 系列計畫中的其中之一,將文山 依山為 Open Green( 簡稱 OPG) 系列計畫中的其中之一,將文山
區瑠公圳、霧裡薛圳等沿線為範圍,找出十八個可能再利用的閒 區瑠公圳、霧裡薛圳等沿線為範圍,找出十八個可能再利用的閒
置空間或社區角落,進行活化。現階段則須先從十八個點選出三 置空間或社區角落,進行活化。現階段則須先從十八個點選出三
個來實施計畫。 個來實施計畫。
柴作伙 - 攤車工作坊 柴作伙 - 攤車工作坊
為小柴屋舉辦活動之一,分別舉辦三階段工作坊,並邀請師傅與 為小柴屋舉辦活動之一,分別舉辦三階段工作坊,並邀請師傅與
居民一起製作一比一行動攤車。 居民一起製作一比一行動攤車。
學習項目 ●擔任柴作伙 - 攤車工作坊工作人員 學習項目 ●擔任柴作伙 - 攤車工作坊工作人員
●小柴屋駐點 ●小柴屋駐點
●講座逐字稿製作 ●講座逐字稿製作
●空拍 OPG2 依山計畫基地 ● OPG2 依山計畫基地會議、圖資製作
本週心得 這禮拜最讓我震驚的是,因緣際會之下,已經和下學期要來學 本週心得 這禮拜時值依山 OPG 案競標。雖然無法一同跟到會場看現
校規劃組任教的劉松達老師見面了。老師希望能找到學弟妹規劃 場狀況和公司董事長 ( 我們都叫老師 ) 報告的樣子有點可惜,但
課的基地,剛好發現了公司 space share 的空間交流平台,便來 每次開會討論案子都能參與,就覺得十分感激了。
公司詢問。正巧也是由育芳負責接洽,我便一起參與討論了。 記得好像幾個禮拜前才被帶去基地探勘一次,印象深刻的是,
討論中包含老師在內,通通都是景觀背景出身的。說到觀光 不論是探勘過程中,還是回到公司開會,許多我以為是玩笑的對
系為什麼會有規劃組,好像連老師本身也很疑惑。和老師解釋的 話,沒想到就真的成為案子決議的一部份。且很多我聽過但只剩
過程中,我也開始注意到觀光規劃和景觀之間的異同。實習第四 些微印象的內容,同事總能把細節記得一清二楚,在下次開會前
個禮拜了,周遭都是景觀背景的同事,案子也大多是針對景觀做 整理出來、製作成 PPT 給經理們繼續會議。
規劃,久而久之會開始思考,究竟為什麼觀光系要來這裡實習? 一方面驚嘆案子進行的速度飛快,一方面覺得資深同事們真
就我觀察到的是,景觀規劃根據目標客群的不同而有所分別。 是句句都是金言,開口每句話都有可能成為案子進行的關鍵。開
若針對外來遊客 / 觀光客的,就是在學校所學的觀光規劃;針對 會時也總是快、狠、準的討論,分秒不浪費,真心佩服。
當地民眾或社區,大概算是社區營造。雖然到目前為止,在公司
接觸的案子大多屬於後者,讓我覺得有點小小的,與實習前所預 另外這禮拜公司邀請到大牌中的大牌,陳亮全老師,來指導
期的有所差距。但正因為如此,讓我接觸到更多以往不曾接觸到 案子。主要是指導另一個組別負責的綠地案 ( 台北市政府委託公
的。 司盤點台北市所有公園綠地後,再進行規劃 ),上述提到的依山案
也一道麻煩老師指導。
此外,討論的過程中,老師還提到 TMO(Tourism Marketing 看見全公司從上到下所有同事、經理和老師都敬重有加,幾
Organizations) 的概念。目前台灣好像還沒有這類的公司,但聽 乎是列隊歡迎陳老師,即使我這個小小實習生沒負責甚麼事還是
說國外不少見。老師解釋,是一種將整個地區塑造成一觀光品牌 覺得非常緊張。且突然之間公司裡所有有大圖的案子通通掛起來,
的方式,來做規畫並行銷。這樣的概念聽起來很新鮮,同時也讓 非常壯觀,真的是空前盛況。
我驚覺,專門為觀光營運管理方面做規劃,在台灣真的是很少見、 很幸運的,不論是老師指導綠地案或依山案,我都能在一旁
新鮮的概念 ( 大多是停留在景觀層面 )。 聽討論內容,只是討論的內容是我完全沒觀念的防災部分,完全
聽不懂。只依稀記得幾個重點不斷被提到 ( 勉強能理解的部分 ),
經過這禮拜的會談後,希望之後能將 TMO 的概念進一步的 大概是台灣的都市更新大多聚焦在建築是否能新建,忽略了其他
釐清,並嘗試放進畢展的製作中。也藉由這次會談,讓我想起一 防災和都市設計層面的部分,有待改進;以及不論是蟾蜍山或是
開始實習前想要學習的事物。觀光地的規劃,除了景觀之外,更 仙跡岩,都被都市的灰手指入侵開發,使得滯洪效果下降。只能
大的鴻溝是在於硬體設施與往後經營管理之間,而連接其中兩者, 依靠山腳周邊的滯洪地 ( 還是滯洪線 ) 來解決等等。
我想就是我們規劃組學習的重點了吧!
30
實習成果報告書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