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歷程檔案夾
P. 50
何謂"語感"?請根據"字詞"、"句子"、"段落"、"篇章",說明培養小學生中國語文語感
的教學方法
語感是人對語言直覺地感知、領悟、把握的能力,即對語言的敏感,是人於感知的一
剎那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有關的表象、聯想、想像、理解、情感等主動自覺地聯翩而
至這樣一種心理直覺。通俗地說,語感是對於語文的敏銳的感覺,是一種憑借直覺把
握語言的能力。
以下將從"字詞"、"句子"、"段落"、"篇章”各舉兩個例子說明培養小學生中國語文語感
的教學方法:
一、從字詞
1.擴展識字法:
利用漢字的本身規律,根據字的形、音、義提升學生的語感。比如"水"是獨體字,它
作為偏旁部首時為" 三點水",凡有三點水的大多興水有關。如"江"、"海"、"河"等。又
如水的變態,為"雨"字旁,如"雲"、"雪"等。又如用"泉"為水字底以後還會學到"尿"、"
漿"等。
一個基本字,通過想像,找出一些規律,能使學生更好地感悟新字。
2.語境解詞法:
語境解詞即結合詞語所在的語言環境,聯系上下文理解語詞的方法,也就是詞不離
句。由於漢字普遍存在一詞多義的現象,通過語境解詞才能恰切地理解詞語。如"千乘
之馬"的乘"意指一車四匹馬的車,而"乘風破浪者"的"乘"是順應的意思。
語感把一定的語語對象置於一定的語語環境中進行把握和培養的。同一個詞語,由於
語境的不同,意義就會不同,所以要結合上下文來加以理解。
3.比較感悟法
(1)用近義詞比較感悟
把相近的詞作比較,如"出現"和"湧現"。"出現"指顯露在面前,"湧現"指潮水般大量出
現。它們的相同點為:1.都念有看得見的意思。2.都動詞;不同點為:1.前者強調從無
到有地顯現,使月範圍較廣。2.後者聲勢較大,多含積極意義。
(2)用反義詞比較感悟
如"恩將仇報","恩"指恩惠,"仇"是仇恨;"朝思暮想","朝"指早晨,"暮"指晚上。這樣
一比較,學生思路就開拓,語感的培養就體現出來了。
(3)用圖表來比較感悟
如學習"高聳"--"低陷","深"--"淺"這種反義詞時就可畫圖展示其意義。
(4)用換詞來比較感悟
4.品味詞語法
二、從句子
1.低年級要建立句子概念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