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32

損人利己者,比比皆是。人之過也 , 各因其黨,多各因於生活伴侶習慣不良影
               響,不知不覺不知變通, 或三心二意,或舉棋不定者,失去珍惜善緣的人,若知

               珍惜一日之晨,就不會有一朝之忿,活在當下,,如天行健以自強不息,居不

               求安以敏於事,食不求飽以慎於言,以勵志敦行。唯利是圖,利不可養欲 , 利

               多必弊 , 水過多無益 , 泛濫成災 , 徒生興嘆。




                      世人能像孔子如此安貧樂道者幾希;真正修道者發揮高尚德行,不亦正道

               與義理的顯現乎;蓋聖人的精神,渾然天理,心與道契,不單單為自己求安

               樂,視大富大貴如浮雲,多富多貴多勞累,多罪孽滋生,少富少貴少勞累,少

               罪孽滋生,不亦多心想事成乎。






               《論語愛》(117)每天五分鐘 2019/9/25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7.18)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在《論語》和《史記》中都有出現,是別人對孔

               子的描述,也是孔子對自己心態的描述,意思是「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

               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

               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出積極向上

               的精神面貌。


                           孔子自己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時,已六十有三,帶著弟子周遊列

               國多年,歷盡艱辛,不僅未能得到重用,還險些喪命,但夫子不灰心喪氣,仍

               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孔子是一位刻苦好學,孔子是從不頹唐,孔子不

               斷地在失敗與受挫中奮鬥,孔子不是受挫於個人利益的追求,孔子是受挫於政

               治理想的實現,不斷地積極進取,孔子一生都很飽滿。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