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37

《論語愛》(122)每天五分鐘 2019/9/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
               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

               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

               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

               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

               焉。」「點,爾何如?」鼓瑟(中國古代平放演奏的撥弦樂器,長約三米,按
               五聲音階定弦)希(彈奏瑟的聲音漸漸弱了),鏗爾(「鏗」地一聲。爾詞尾

               助詞,相當於「地」),舍瑟而作(停止彈奏直起身體)。對曰:「異乎三子

               者之撰(陳述)。」子曰:「何傷乎(那有什麼關係呢)?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夏曆三月)者,春服既成;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未成

               年的男子)六七人,浴乎沂(水名,發源於山東省鄒城市東北,經曲阜市南及
               江蘇省北部,注入黃海,傳說當時該處有溫泉),風乎舞雩(古代求雨的祭

               壇,因人們求雨必舞,故稱「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感慨地)歎

               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曰:「夫子何哂由

               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

               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11.25)





                           我解讀《論語》過程中,我常常會融合古籍與當前資料,總是會捕捉到
               非常有意義的妙趣與價值,

                         1、排名列位: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11.25)

               ,從四個人的排序可以知道,年齡上子路最大。

               (2)《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

               (11.12)從四個人的排序可以知道,德行著稱的閔子騫最貼心。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