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38
(3)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
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李路;文學:子游、子夏。(11.2)
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聞道先後, 德行排首。
2、「如有」在《論語》中,出現九次,其中兩次。是孔子與閔子騫同理
心:
(1)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
汶上矣。」(6.7)
(2)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
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豈為東周乎?」
(17.5)
孔子的「教」與「學」很民主,知言知人的談話法,是孔子溫故知新,重要的
教學方法。
《論語愛》(123)每天五分鐘 2019/10/1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先做什麼事)?」子曰:「必也正
名(正君臣、父子的名分)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不合時宜)
也!奚其正?」子曰:「野哉(鄙俗),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空
虛、從缺)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
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恰當其分,合於理);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
足(手忙腳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
而已矣!」(13.3)
孔子表明君子從政之道~ 魯哀公七年,當衛出公輒六年,孔子由楚國返回衛
國,曾居留衛國六、七年,子路所問,大約就在此時。輒是衛靈公蒯聵的兒
子,蒯聵因厭惡靈公夫人南子淫亂,想殺害她,結果被靈公驅逐。後來輒立為
國君,蒯聵入城,衛人圍城,但並非輒的本意,是出於南子和臣子石曼姑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