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87

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1)「忮」ㄓˋ是貪求,

               (2)「臧」ㄗㄤ是善的、好的,

               以平常心、不貪求、坦蕩的心來與人應對,那裡還行不通呢?



                       孔子稱讚子路,子路終身誦之,子路就得意了,終身誦之,孔子說,這是
               做人道理,不要得意忘形。子路除了「不忮不求」~自己追求的目標,並且大

               而化之的個性,不要得意忘形是十分困難的。一個物品與人,都具備了許多不

               同的價值,如實用價值,美觀價值,附加價值,都有待時間的考驗,一如子

               路,一生坦然活著盡心盡力,離去時就更坦然吧!子路雖先孔子而死,「是道

               也,何足以臧!」孔子與子路兩人,不也活在當下融為一體而已矣!






               《論語愛》(74)每天五分鐘 2019/8/12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

               權。」(9.29)



                      1、生命理論上『可與』和『未可與』的選擇權 options,共有三種,都是

               單一選項,思考上,若是是口語表達認同(agree)時,最常見到的單字包括
               “so”, “too”, “either” and “neither”,

               (1)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

               (2)可與適道,未可與立;

               (3)可與立,未可與權。

               2、生活之中的實際運作,『可與』和『未可與』的選擇,聚焦在「either」、

               「neither」、「either…or」與「neither…nor」
               (1)共學(2)適道(3)與立(4)與權

               是多項選項,就是,本來是共『學』『道』『立』『權』是連鎖效應的成長程

               序,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