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 《師說》問答2021
P. 1
《師說》韓愈
內容: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10分)
(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孰:誰(2分)
(2)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 出:超越(2分)
(3)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益:更加(2分)
(4)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遺:遺棄(2分)
(5)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攻:鑽研 / 從事(2 分)
(6)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第 2 段) 師道:拜師學習道理
(7) 或師焉,或不焉。(第 4 段) 或: 有的
(8)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第 4 段) 明: 明白事理
(9)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第 6 段) 專攻: 專長
(10) 余嘉其能行古道。(第 7 段) 嘉: 讚許
2. 綜合全篇課文的內容,作者認為擇師的惟一標準是 那人是否掌握了道理(1分),不必
理會對方的 年齡、身份、地位(1分)等條件。他在文中提及這些觀點,相關的原文
句子為:
第2段:「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1分)
第6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
已。」(1分)
在課文第6 段,作者論證「聖人無常師」這個論點時,運用了兩種論證方法,首先以
孔子曾跟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四位老師學習為例(1分),屬於舉例(1分)論
證;接着又 引用孔子的話「三人行,則必有我師」(1分),屬於 引用(1分)論
證。
3. 試從《師說》中摘錄一個句子,概括擇師的原則,並寫出它與文章主旨的關係。(2分 , 6分)
(1) 句子: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2分)
(2) 與主旨的關係:本文的主旨是藉寫文章贈給弟子李蟠,批評中唐時期士大夫恥於從師求
學的歪風,宣揚從師的必要。(2分)文中指出當時的士大夫不願從師求學的原因,包
括認為對方不能比自己年輕,地位比自己低的感到羞恥,地位比自己高的則有阿諛奉承
之嫌。(2分)這句反駁了這些錯誤的觀點,指出擇師的惟一原則是對方是否領會「道」,
突出從師的必要。(2分)
4. 時人有為他們的子女擇師學習,為何他們在韓愈眼中是「小學而大遺」(第 4 段)?
因為時人為子女擇師學句讀,對句讀這些小問題會請教老師,相反,他們自身則恥於從師
學習儒家道統的大學問,有疑惑也不請教老師,故韓愈認為時人在句讀這小事上會學習,
大學問卻放棄不學,是「小學而大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