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師說》問答2021
P. 5
4. 課文開首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話對整篇文章的結構及氣勢有甚麼作用?
(4 分)
結構:文章開首第一句即強調從師而學是自古已有的現象,換言之當時拒絕從師而
學的風氣並不合乎古道,為下文論證從師而學的必要和批評當時羞於從師而
學的風氣奠定基調。(2分)
氣勢:文章開首第一句即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斬釘截鐵,確鑿有力,營造了
先聲奪人的氣勢。(2分)
5. 課文第 1 段運用了甚麼論證方法來論證從師學習的必要?試加以說明。(3 分)
論證方法:演繹法(1分)
說明:作者先說明老師其中一個作用是解答疑惑,然後指出所有人都有疑惑,如果
不跟從老師學習,便永遠不能解答疑惑,以此推論出從師學習的必要。(2分)
6. 在《師說》中,韓愈如何運用引用論證指出擇師的原則?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並略加說
明。(2分,2分)
(1) 句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2分)
(2) 說明:引用孔子的話,論證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更有才能或德行,只要對方先領會道理或
有技藝專長,便應虛心向對方學習,(1分)聖人孔子尚且向德行不及自己的人學習,
一般人更應從師學習。(1分)
7. 《師說》中韓愈提出「古之聖人」 和 「 今之眾人」的不同表現,運用了甚麼論證方法?他以
此論證甚麼觀點?試加以說明。(1分,3分)
(1) 論證方法:對比論證。(1分)
(2) 論證的觀點:他以具有過人智慧的古聖人尚且願意從師學習,對比當時社會上智慧低於
古聖人的一般人卻恥於從師學習,(1分)結果聖人更加有智慧,一般人更加愚昧,(1
分)藉此論證從師學習的重要。(1分)
8. 對比論證是本文一大特色,文中通過三組對比分別證明了甚麼道理?三組對比屬於甚麼關
係?運用對比論證對主題的表達有甚麼關係及效果?
第一組:「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從師態度的對比,賢德的古代聖人尚且樂於從師學
習,證明「今之眾人」恥於從師問學是錯誤的。
第二組:「童子之學」與「達道之學」的對比,只從師學習句讀,而忽視老師「傳道受業
解惑」的職能,是「小學而大遺」的做法,是錯誤的。
第三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的對比,士大夫反不如從事微賤
職業的人那樣明白從師的重要性,反映了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錯誤,亦證明了從師
學習應「無貴無賤」。
關係及效果:三組對比屬層遞關係。作者以鮮明的對比照見是非、顯豁主題,使文章的觀
點明晰透徹,加強說服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