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286
248 苏东水文集
二曰“以德为先”。
东方管理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的作用。 《大学》中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
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儒家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修己”即自我
管理,而以“安人”即理想化的社会管理及最终达到天下大同为归宿。 所谓“恭己正南面而已”(《论
语·卫灵公》),就是孔子所理解的管理方式。 “恭己正”并非只是作为一种姿态,而是要通过长期的
修养才能达到的个人的良好道德状态。 “修己安人”包含了带根本性管理方法。 “修己”就是让管理
者作出道德示范,在无形中影响受管理者的行为,从而达到“安人”的目的。 古代讲究“南面而治”
“垂裳而治”,其中有着深刻的自然“无为”的思想,这种管理讲究的是管理者并不提出具体管理请
求,而被管理者在管理者的道德威望下自然达到良好的状态。
不仅如此,东方管理文化还讲究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借此来维护稳定的组织秩序。 这种人际关
系以道德伦理来维系。 但是此处的道德伦理并非抽象的、一般化的,而是与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密
切相关。 这种因人而异的道德伦理,固然有其与现代社会并不适合的部分,但更深入的研究也会发
现其中包含着某些重要的合理方面。 事实上,每个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确是不相同的。
对他的具体要求,包括工作要求和道德规范要求,也可以和应当是不完全相同的。
三曰“人为为人”。
本文认为东方传统文化论述的管理本质可以用简洁的方式概括为“人为为人”。
“人为为人”其实是两个有分有合的命题。 “人为”的根本问题是发挥人的积极性。 与西方管理
相比较,也可以部分地归纳为激励问题。 人本主义的管理问题在根本上就是发挥人的积极性。 中
国古代的人性论,无论强调“性善”还是“性恶”,一般都认为人是可以重新塑造的。 “三字经”中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荀子说:“人之性善,其善者伪也”,这个“伪”不是假装,而是“人
为”即人的努力。 通过努力,恶也可以转变为善。 人性论的问题仍是可以研究的问题。 而中国特色
的人性的可塑论则提供了人的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在东方管理文化中,“人为”思想贯穿始终而形
成了颇具特色的“人为学”,包括了十个方面,主要有关于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关于人的欲望和人
的需要问题的研究,关于奖励和惩罚的研究,关于“人和”的思想,关于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思想,
关于用人问题的研究,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关于如何运用权力问题的研究,以及前述的关于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和关于人的本性的研究等。
但是,“人为为人”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人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或者说管理的根本目
的是“为人”。 这种为人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化为诸如“顾客是上帝”之类的格言。 另一
方面,管理也体现为从“人为”到“为人”的过程,对任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一个从个体行为逐
步向为他人提供服务转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家庭、行业、国家一切方面的管理之中。 管理者
与被管理者越是注重自身行为的素质,其“为人”即管理的效果就越快。 (以上论述“人本主义”主要
观点及其应用请参考拙作《东方管理文化的探索》,《当代财经》1996年第2期或《管理心理学》,复旦
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除了这三条之外,与西方现代管理之追求规范化、最优化和数理化的倾向相对,东方管理的方
法论具有“混沌管理”“集成管理”“人为管理”的特点,强调自然、强调稳定、强调权威、强调得体、强
调信义。 这次大会的论文中已经包括了这方面的研究。
东方管理思想中还有大量具体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法,特别是在《孙子兵法》等著作中。 对于
这些著作,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了其中介绍了管理方法和技巧,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东方管理文化
的本质。 我认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才是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是东方管理文化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