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8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88
652 苏东水文集
么运费更便宜,对台湾经济发展有极大好处。
(3 ) 进入80年代以来,台湾农业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 ,并先后出现两起两落。 由于台湾当局
推行自由化、国际化的经济政策,农业生产接二连三受到打击,新台币的升值又使农产品的购买力
随而大幅增加,导致1987年台湾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比1985年增加近50% ,达13亿美元。 农
业的不景气,以及生活习惯上同闽南地区的一致性,台湾人民很想尝尝来自家乡的乌龙茶、龙眼、荔
枝、芦柑等农产品和特色水产品。 泉州的自然地理气候正是适宜生产这些特色农产品,目前正建设
和发展这些创汇农业,产品正欲进入国际市场。 双方如果能在这方面合作,前景是很广阔的。
(4 ) 台湾岛内市场容量有限,向外出口又受到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台商要增加出
口寻找市场步履维艰。 而泉州本身就是一个尚待开放的大市场,更不用说整个大陆。 泉州是著名
侨乡,是全国有名的“藏富于民”的地方,人民生活富裕,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
更是蒸蒸日上,消费水平提高很快,远远超过内地;然而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商品虽有但品
种规格不多,质量尚待提高。 更何况,泉州与内地市场联系紧密,如石狮的服装就进入全国各地服
装市场,深受欢迎。
由于上述几个方面所阐明的泉台之间经济上的互补性,即使在过去海峡两岸严重对峙时,泉台
之间海上和民间贸易往来也从未断过。 台商输出商品多以轻纺原料及其制品、电子产品为主,泉州
等地输往台湾的商品以中药材、名优酒、土特产和海鲜品为多,可见经济上的互补关系是吸引台商
到泉投资的最主要原因。 这也正是我们认为在泉州设立对台贸易加工区比较适宜的主要根据
之一。
(
三)泉州的投资环境相对良好
台商到泉州投资和到任何地方投资一样,除了要求两地具有强烈的经济互补性外,还要看所在
地能否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所谓投资环境,就是指投资成功所必要的各种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有
以下几个条件。
(1 ) 稳定的政局和政策。 稳定的政局和政策是保证投资者利益和投资安全性的重要条件,任
何一国投资者到他国或地区投资都要考虑这个问题。 台商也不例外,尤其几十年来两岸一直处于
对峙状态,疑虑自然不可能一下子消除。 但事实已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政局是稳定的,政策
法规也是稳定的,政府所颁布的《台胞投资法》等法规政策相当优惠,而且具有长期性。 泉州是著名
侨乡,目前与外商和海外“三胞”合作投资的企业日增,并获得了很大成功,这表明,泉州在吸引外
资、侨资、台资做法上是正确的,是有能力建设好对台贸易加工区的。
(2 )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服务。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投资的硬环境,从目前来看,这一方面
的工作还需地方政府不断完善,泉州市目前基础设施在整个福建省中不算差,比莆田等市要好,这
对引进台资是一个有利条件。 良好的服务是投资软环境中的一部分,没有良好的服务,投资者会给
吓跑或气跑。 目前,泉州在这方面正努力去做,如市政府为投资者排忧解难,简化投资审批手续等。
(3 ) 良好的经济协作网。 如果认为只要划出一块地来,搞好“七通一平”,加上优惠政策,台商
就会蜂拥而来投资,那就大错特错,撇开政治心理上的原因不说,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也是不行的,因
为工业是社会化大生产,不是小农经济可以自给自足的,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成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
经济协作网,特别当初期投资只是些小项目时,更需要有经济协作网的支持。 就像开辟一个荒岛让
人去投资,尽管政策很优惠,毕竟不是中小企业有能力开发的。 所以,尽管泉州市工业基础不是很
理想,但毕竟还有相当门类的工业,其产值在闽南三角地区中仅次于厦门,更何况改革开放以来,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