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6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56
720 苏东水文集
续 表
指 标 1991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9.3 25.6 28.8 31.41 36.6
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
26 496 587 761 905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个)
3.8 62.6 118.2 162.18 206.3
“火炬计划”产值(个)
资料来源: 根据各年《上海科技统计年鉴》和《上海科技进步报告》计算、整理而成。
(2 ) 上海科技的进步为科技转移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同东部沿海其他地区一样,
主要靠引进吸收国外技术发展经济。 随着上海自身经济实力的加强,其科技的自主开发能力也大
大提高。 目前,上海在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都市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
术应用、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及医药卫生等方面都明显走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前列,正处于由技
术引进吸收阶段进入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的新阶段。 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为消化和转移过剩的
加工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必将在技术层次上不断地调整。 这既需要进一步引进吸纳和开发储备更
高层次的高新技术,也需要向境外和境内其他地区适当转移部分仍有生存空间的适用技术。 目前
可探索采用专项贸易、技术咨询和服务合约、技术工艺设计和管理、合作生产、直接投资、对口支援
等形式向西部地区进行技术转移。
四、上海科技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策略
1.制定指导原则
上海科技参与西部大开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从总体上来说,西部地区缺乏成熟的技术装备和拥有成熟市场经验
的人才。 但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40多年的建设,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核工业、通讯
设备、控制设备、激光技术、光缆传导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具
有很好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1999年底在深圳举行的国际高科技交易会上,西藏的高科技成交约
两个亿,这就是说西部地区也有一定科技优势。 因此,上海与西部地区一定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
互利的原则进行科技合作,不宜沿用过去那种单间技术输出的合作模式。
(2 ) 注重创新,着眼发展。 东部当时发展的时候,是靠生产一些科技水平较低的产品来积累资
金的。 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经济总体上供大于求。 社会主义统一的大市场正在逐步建
立,东部的发展模式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形势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
发展,再沿用东部当时发展的模式就行不通了。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彻底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从市
场现在的和潜在的需求出发,不断寻求上海与西部地区开展技术合作的新领域。
(3 )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在上海与西部地区开展技术合作的过程中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确定项目的实施地点。 对那些可直接利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资源以及廉价劳动力等的项目,最
好将其安排在西部地区;对那些在上海直接开展成本更小、效益更大的项目,则在上海实施。
(4 ) 有限目标,重点实施。 考虑到西部的发展战略,可能会采取利用重点城市(西安、兰州、重
庆、成都)科技优势带动周围地区发展的增长及发展战略,同时,上海本身的资金、技术、人才也毕竟
有限,因而,上海科技参与西部大开发只能选择少数地区进行重点实施、深入合作,从而取得较为明
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