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54
718 苏东水文集
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贩”的生态环境建设重大措施。 这就需要科技单位和科技人员直接
加入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3 ) 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靠高科技产业的拉动。 我国西部地区早在“三线”建设时期就发展
了相当一批出于国防考虑的重化工业和军工企业,奠定了相对雄厚的工业基础,但由于没有利用军
转民时机,大力提高技术层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以目前整个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
慢,工业效益不够理想。 今后,西部地区必然要利用原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工业基础,在个别地区、
个别行业集中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龙头”。
(4 ) 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靠科学技术。 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而长
期得不到发挥,交通、信息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进行大开发,必然要有大量人流、
物流和信息流进出西部地区,因而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瓶颈必须尽快突破。 而无论是现代化铁
路、公路的建设,还是航空路线的开辟,抑或是信息网络的铺设等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二、西部地区自身的科技基础相对薄弱
西部地区虽然有像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西安飞机制造基地、重庆钢铁和汽车生产基地、兰
州石油化工基地这样的重化工业和军工企业,但从总体上看,其自身的科技基础、科技开发及应用
能力仍然十分落后。
(1 ) 从事科技研究与发明的科技人员少。 表1是1998年全国各地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
员和政府部门研究人员的分布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知,西部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数和
政府部门研究人员数,无论是绝对数据,还是所占比例,都非常低下。
表1 1998年各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政府部门研究人员分布情况
占全国企事业单位 占全国政府部门
国有企事业单位专 占本地区人口总数 政府部门研究
地 区 技术人员总数的比 研究人员总数的
业技术人员数(人) 的比例(% ) 人员数(人)
例(% ) 比例(% )
7903388 1.56 45.3 493819 52.8
东部地区
5889180 1.34 33.8 216863 23.2
中部地区
3645667 1.28 20.9 224477 24.0
西部地区
资料来源: 据199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2 ) 科技开发及应用能力低。 三项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数量是科技成果研究开
发与应用的综合表现,但从1998年的数据(详见表2 )来看,西部地区的指标明显小于中部地区,与
东部地区的差距更大。
表2 1998年各地区三项专利申请受理和批准量
三项专利受理 占全国总量的 三项专利批准 占全国总量的
地 区
量合计(项) 比例(% ) 量合计(项) 比例(% )
59314 67.7 38929 70.8
东部地区
18270 20.6 10124 18.4
中部地区
10007 11.4 5941 24.0
西部地区
资料来源: 据199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