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1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11
提升泉州鞋业集群竞争力 775
包给劳动力廉价的生产商,而自己则集中所有的资源专门从事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从而用卓越
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综合能力撑起强大的品牌。 而晋江运动鞋企业在研发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设计上的做法则是高价买来耐克等公司的新款样品,然后召集外地经销商,讨论一下消费者可能
会喜欢哪一款运动鞋,选定后略加修改,马上投入大批量生产。 可见晋江运动鞋企业设计能力的现
状: 模仿、抄袭国外产品。 从企业长远发展看,这无疑是企业致命的缺陷。 没有强大的研发和设计
能力,企业就失去了创建品牌的基础。 晋江运动鞋企业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2002年安踏公司投
入1000万元搞研发,并请来了韩国设计师。 同时公司又采取了另一项重要的行动: 实行“产销分
离”———安踏自己的工厂,要跟其他为安踏做订单的工厂竞争。 安踏总经理丁志忠说:“安踏要做一
个品牌,不能跟工厂做在一起。”很显然,安踏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已经逐渐的从生产加工型企业转
向作品牌的企业,要专注于创建品牌的核心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名牌整合上也要讲究品牌差别
度,克服当前晋江许多运动鞋品牌在性能、包装和广告方式大同小异的做法。 同时在品牌整合中也
要加大对一些拥有自己专利的中低档鞋的扶持力度,争取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大品牌知名度。
(4 ) 流动要素整合。 近年来,泉州企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整合生产资源。 很多泉州企业改变
只是给外国企业做贴牌工厂的做法,反过来让许多外省企业在给泉州企业做贴牌生产,有的干脆已
经被泉州企业并购了,除了整合各地的生产企业的土地、劳动力等流动要素外,当前泉州鞋业集群
竞争力提升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这一流动要素的匮乏。 从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课题小组的调
查中得知,晋江制鞋企业生产工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整个员工总数的70.69% ,高中文
化程度的占22.41% ,高中以上的仅占6.9% 。 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数为高中文化水
平,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 /3 。 除了文化程度不高这一障碍外,晋江鞋业人才还存在人员流动大、
员工凝聚力不强、研发成果类似等问题。 人力管理资源难以提升与优化限制了晋江制鞋企业的发
展。 这充分说明加快流动要素整合之于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
三、提升产业聚合力
(1 ) 科学规划。 福建省和泉州市政府都十分重视鞋业产业集群的规划问题。 福建省省委、省
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试行)》(闽委发〔2004 〕13号)。 根据该
精神,福建省发改委在“十一五”规划的前期调研中提出,运动鞋生产企业主要向泉州晋江、莆田集
中,皮鞋、休闲鞋企业主要向石狮集中,将晋江作为鞋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域,建成有影响的国
际性鞋业市场交易中心。 泉州计划部门在2004年底也提出了鞋业产业集群的科学规划,即以运动
鞋、旅游鞋为重点,注重建设鞋业研发中心、鞋业技术工人培训学校以及完善营销网络,加大品牌创
新的工作力度,建立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运动鞋生产企业主要向晋江(陈埭)集中,
皮鞋、休闲鞋企业主要向石狮(宝盖)、惠立(百崎)集中。 把晋江作为鞋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
块,培育集皮鞋、鞋材、化工原料、鞋机及数字制模等相配套的企业集中区,并在晋江建立国际性鞋
业市场交易中心。 上述规划,立足于有效整合鞋业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按照该规划,将逐步形成
科学可行、协调完善的全市鞋业集群。
(2 ) 连片整合。 泉州的制鞋产业资源集中在晋江陈埭、西滨、池店和石狮宝盖、惠安百崎等五
镇,我认为泉州应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把地理位置相邻、各有优势和特色的五镇整合为一个统一
的“泉州湾鞋产业区”,并引导鞋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以陈埭鞋业产业聚集区为龙头,以池店和
百崎、西滨、宝盖为两翼,沿泉州湾向脚边辐射的鞋业发展态势,促进泉州鞋业进一步聚集发展,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