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22

786    苏东水文集


                音,被誉为我国戏曲“奇葩”的提线木偶戏,郭沫若题诗赞誉为“南海明珠”的高甲戏,它们都基本上
                保留了宋元南戏原貌的梨园戏等。

                                          三、“ 泉州模式” 当前的挑战与应对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泉州模式”也面临了一些挑战,主要有以下:
                    第一,如何应对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和区域之间的竞争。 70年

                代以来,泉州因为紧紧抓住了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业和纺织)由台湾香港向大陆转移的
                历史机遇,充分借助侨乡的有利条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如今泉州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
                大经济圈夹击下,兼以城市定位、土地、税收等诸多因素的相对缺失,一些大型企业如菲莉集团、七
                匹狼集团、劲霸时装有限公司等总部纷纷外迁,使泉州区域产业经济初步呈现边缘化的潜在风险。
                同时,作为港商台商投资最早的热土,泉州在港台商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投资
                布局中被“冷落”,台资的热点逐步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转移。 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所

                带来的区域经济的梯度转移和区域之间的竞争,“泉州模式”如何学会同长三角和珠三角既竞争又
                合作,以维护并促进泉州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让泉州企业“把根留住”,这是个全新的课题。
                    第二,如何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相对有利的位置。 目前泉州区域产业价值链虽已成雏
                形,但大部分均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底端,即加工组装环节。 如我们上面所说的鞋业集群虽然已是全
                世界最大的中低挡鞋材供应基地,但是利润非常低,与NIKE 、锐步等国际巨头主要从事的设计和
                研发相比,我们从事的是最底端的OEM 工作。 因此,泉州企业要想实现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占据
                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有利位置,就必须向上下游拓展;上游利润由低到高是零部件、材料、设计和研

                发,下游是销售、传播、网络和品牌。 现实情况是,恒安、安踏、浔兴拼命往上冲,跨国巨头拼命往下
                打,泉州企业怎么接招? 唯有不断加大品牌和研发投入,才能占据有利位置。
                    第三,如何应对企业成长所带来的老板角色转变和培养新型的企业家所带来的挑战。 我们在
                “泉州模式”中曾经提到泉州经营管理的特点就在于灵活多样,但是还应该承认的是,我们普遍的经
                营问题是缺乏管理资源的引入。 我们看到有些泉州老板大谈特谈其“子传孙,孙再传重孙,江山永

                不变色”的“独家秘方”,其实这就是家族制管理所带来的问题。 泉州的老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虽
                然他们具有“爱拼才会赢、输人不输阵”的勇气,但是缺乏有训练的职业管理习惯还是在企业长大后
                让他们苦恼不堪。 在谈到晋江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时,有人说:“晋江企业在发展观念上,重经营实践
                轻观念创新,重埋头拉车轻抬头看路;在经营战略上,重眼前功利轻长远目标,重一时利益轻百年基
                业;在企业制度上,重家族血缘轻制度创新,重单打独斗轻联合协作;在文化构建上,重高薪挖才轻
                团队文化打造,重高层管理轻基础建设;在品牌打造上,重明星效应轻品牌文化内涵,重广告包装轻
                品牌整体战略。”可谓一针见血。 因此,泉州要重在培养新生的人才,与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专家、
                学者和企业家密切结合,培养新型的企业家。

                    第四,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头说辩证关系。 泉州的经济总量位居福建首位,而城
                市竞争力较之厦门相对落后,根本性的原因在于泉州市环境指标如市政建设、人力资源等因素相对
                落后。 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是纯粹的经济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企业、产业环境、市政建设和
                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 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包括政府与企业之
                间的关系),不仅对政府、对城市、对企业,乃至对“泉州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

                    新时期我们对“泉州模式”仍然寄予厚望,建议加强以下工作: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