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0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20

784    苏东水文集


                碱、乙烯、聚酯以及专业塑胶、制革等大批石炼中下游配套项目建设,形成专业化产业群。 2010年
                目标是实现产值超千亿元。
                    (2 ) 特色的县域经济。 谈到泉州下辖的各县(市、区),人们几乎都能概括出其特色经济发展特
                征: 泉港———正在崛起的世界级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安
                溪———中国茶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中国石雕之乡……20

                年来,泉州积极鼓励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选准山海联动发展,强
                化产业分工协作,使县域经济竞相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 泉州是县域经济发展

                的代表,几年来,泉州把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作为发展大泉州经济的强大支撑点,积极实施“品牌经
                济”“特色经济”“块状经济”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壮
                大。 目前,泉州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 。 2003年,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继续入选
                “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总数已达12万家,吸纳劳动力150多万人,
                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五分天下有其四”的重要作用。 位居全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榜首的晋
                江市,农民收入的2 /3 、市镇财政收入的3 /4 、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 /5是靠民营企业提供和创造的。

                泉州市这种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所有制格局,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在适应市场机制的进
                程上先行一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和特色经济是构成
                今日泉州实力的主体力量,是泉州发展模式的精髓所在,这也正是泉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
                枢纽城市”的希望所在。
                    (3 ) 活力的品牌经济。 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当前泉州经济的重要特点是由“泉州制造”转向
                “泉州创造”,在产品功能提升的背后是对产品的品牌营销力度的加大。 在国内运动鞋市场上占有
                率第一的晋江安踏集团企业,其经营重心的转变耐人寻味。 他们抛弃了注重产量的传统策略,许多

                生产功能转移到一大批设备先进、工艺过关的配套中小企业,核心经营团队的心思更多放在打造品
                牌上,组成了一艘以“安踏”品牌为龙头、以配套企业群为协作层的运动鞋“产销舰队”。 这样的变
                化,反映出泉州传统产业整体转型的一种趋势———相当一批企业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网络
                营销优势,或组建松散型产销联合体,或委托加工生产,或通过资产重组扩大规模,实现名牌产品的
                低成本快速扩张,加快优良资产向名牌产品、名牌企业集中。 大批中小企业通过为名牌企业的配套

                或加盟而重焕生机。 泉州在实施品牌工程后也开始收获品牌经济带来的好处。 目前,泉州的传统
                产业中,已有15家企业的15项产品跻身中国名牌,位居全国城市前10位、福建省首位。 据不完全
                统计,占泉州全市企业数不足2‰的141家福建省名牌以上产品企业,创造了全市20%强的经济效
                益。 2005年,来自泉州市工商局的消息称: 前三季度,泉州3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
                驰名商标”,目前泉州驰名商标总数达13件,占全省近一半,其总数一举跃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另
                外,泉州还有10多家企业正在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前不久,泉州以中国名牌产品
                数量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领先的优势荣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成为国内获此殊荣的12个地

                级城市之一。 由传统的重视制造转向品牌立基,这反映了泉州制造在当代的转型,这也是当前“泉
                州模式”的一个新特点。
                    (4 ) 发展的创新经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创新经济已经被列入了“十一五”规划中,
                这20年来泉州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潜力,建设“活力泉
                州”,经济发展初期缺乏技术和人才支撑的状况正在逐步转变,创新经济也得以在全市推行,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抓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培育典型,示范引导,如泉州市雷

                克微波通信有限公司,在无线通信射频技术的微型化及大功率高线性射频放大器的研制等方面积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