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7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17
再论“ 泉州模式”( 2006) 781
再论“泉州模式”( 2006 ) ①
20年前,本文作者根据泉州经济发展的形式和特点,在全国率先提出“泉州模式”的概念。 作
为《泉州发展战略研究》一书的余墨,作者客观而全面分析了“泉州模式”的重要社会经济文化价值
和与时俱进的新特点,同时也冷静而理性地分析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泉州模式”所面临的一些
挑战,尤其是文末的五点建议,为完善“泉州模式”提供了良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经济迅猛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年来国内外许
多专家学者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比较突出的有以发达的私营经济著
称的温州模式,以乡镇企业闻名的苏南模式,还有就是我在198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的“泉州模式”,
20年过去了,回顾20年前由我提出的“泉州模式”并进而总结这20年来泉州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成
就和新特点,不仅心潮澎湃,让我深感“泉州模式”在泉州乃至全国和世界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
经济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一、“ 泉州模式” 的重要社会经济文化价值
20年前的1986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出于对家乡的热爱,通过我本人3年近8次实地调查调
研和访问,以及由我任会长的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在泉州市举行经济年会的广泛探讨,从理论上
第一次在全国提出了“泉州模式”并论证了“泉州模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地制宜、充分
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小”“专”“活”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基础上的,它具有五个基本特点:“股份制的经
济形式”“外向型的市场经济”“国际化的经营道路”“侨洋式的生产条件”“灵活的经济管理”和“地、
亲、文、商、神‘五缘’经济网络关系”。
上述观点作为论文《“泉州模式”的经济特点与意义》首先发表在1986年的《复旦学报》上,后来
汇集在专著《泉州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上。 作为国内首次总结泉州经济发展特点的“泉州模式”论文
和首部全面研究泉州市发展战略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 许多专家
学者据此把“泉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并列称为中国沿海经济三大模式,各地政府官员也纷
纷到泉州取经,取得了重大的宣传效应和经济文化价值。 泉州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泉州模式”,在多
次场合宣传和介绍研究成果,认为这是对家乡的重大贡献。
综观这20年来泉州民营经济的大踏步发展和理论界关于区域经济和区域模式的讨论,我们当
年提出的“泉州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检验下依旧闪耀着其特有的光芒,“泉州模式”历史地、公正
① 本文刊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