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5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45

海峡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2006)  809




                海峡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2006     ) ①



















                    如何发展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经贸关系,是我长期关注的问题。 1986年,我主持的原国家
                教委博士点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海峡两岸经贸
                合作与交流进行研究。 1987年,我主持的“泉州发展战略”课题,在国内最早提出要“发挥闽台之间

                的‘五缘’优势,建立对台贸易特区、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构想;1989年4月,把这一构想作为《文
                汇报》内参,报送中央有关部门;1991年4月18日,我主持召开了“东亚—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国际研
                讨会”,提出建立以台港澳和大陆东南沿海为主体的“中国经济圈”;1989年4月25日,我在上海主
                持召开“海峡经济关系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探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 之后,我主持召开了“世界管
                理大会”“世界华商管理大会”“东方管理论坛”“两岸三地中小企业发展研讨会”等学术活动,联合海
                内外学者,以不同的主题,对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2003
                年我提出了建立海峡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现在,内地与港澳已经实施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 ),经济一体化正在加快发展,而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问题就更加突出。

                                     一、创建海峡经济圈, 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

                    (
                   一)海峡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海峡经济圈是指以台湾海峡为纽带,以海峡两岸经济互补性、地缘临近性以及文化同源性为背
                景,以商品或服务自由贸易、要素充分流动、投资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海峡经济
                圈是一个“三层重叠”的空间结构,由福建与台湾构成的经济核心区、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构成的经
                济紧密区、整个祖国大陆和台湾构成的辐射区等三部分组成,其边界具有过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1 ) 经济核心区: 福建与台湾。 海峡经济圈的核心区包括福建与台湾。 闽台作为“海峡经济
                圈”的核心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发展基础。 首先,从地缘关系看,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
                尤其闽东南与台湾的地缘关系更为密切,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 厦门金门海上航线客

                流量突破了50万人次,已成为台湾同胞到福建探亲旅游、投资贸易的“黄金水道”。 其次,从人文关
                系看,闽台源远流长的文化、亲缘关系,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 再次,从经济条
                件看,闽台区域经济合作具备良好的基础。 福建成为海峡两岸贸易的重要基地和台商投资大陆的
                重要地区。 在福建,不仅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旅游度假区,还设立
                了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产品营销中心等。


                   ①  本文是2006年9月提交给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届海峡旅游博览会论坛的论文。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