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8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48

812    苏东水文集


                大发展。 根据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台湾对大陆出口总额为704.58亿美元,占台湾出
                口总额的27.27% ;从大陆进口总额为217.63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的11.86% ;大陆累计批准
                台商投资项目68000个,合同台资金额890多亿美元,台商实际投资417亿美元。 但是,由于台湾
                当局设置的各种障碍,海峡两岸之间的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却严重滞后,特别是两岸之间存在严重的
                不对称经贸关系。 因此,创建海峡经济圈,首先从改变现阶段两岸之间的不对称经贸关系开始,逐
                步从实现“贸易正常化”推进到中层次的自由贸易区(或类似内地与港澳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
                排”),最后发展到高层次的“共同市场”。

                    创新海峡经济圈,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努力,是一个从初级不断向中级再创高级发展的
                过程。 就现阶段而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 ) 实现两岸全面直接三通。 两岸“三通”问题有进展,但进展得十分有限,两岸“三通”仍处于
                间接、单向、局部的状态。 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必须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和干扰两岸“三
                通”的原则。 就目前而言,可以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协商“三通”问题,协商方式可以尽量灵活,解决
                办法应当简单易行,力求使技术问题单纯化、解决方式便捷化。

                    (2 ) 继续推进两岸之间的功能性经济一体化。 第一,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方便快捷的交
                通、通讯网络体系。 第二,进一步发展商品和服务贸易,推进市场一体化。 第三,进一步吸引台商投
                资,推进投资便利化。 第四,推进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等服务贸易的发展。
                    (3 ) 以若干特定行业为突破口,不断加强这些特定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传统的建立
                自由贸易区的做法需要很长时间,两岸自由贸易区或“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可以借鉴最近一段时
                间新加坡的做法,选择某些行业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如把旅游产业作为切入点,进行自
                由贸易谈判,建立海峡两岸旅游经济区,率先实现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然后再扩大

                到其他方面,最后再慢慢推向更多的方面,并实现全面的贸易自由化。 选择旅游产业作为切入点,
                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旅游业对两岸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旅游产业对台湾GDP的
                贡献率仅有1.6% ,对大陆GDP的贡献率也只有2.4% ,都还有很大的成长潜力和空间。 第二,虽
                然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是闽台旅游业者联系相当密切,已经启动了居民赴金门、
                马祖旅游,并实现了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等旅游资源对接。 第三,闽台具有独特的“五
                缘”关系,民间交往频繁,联系紧密,成为闽台之间的旅游合作和发展的文化和社会基础。

                    (4 ) 以特定区域为突破口,逐步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可以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在目前存在的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特区、加工出口区的基础上,建立带有“自由港”性质的对台
                自由贸易区,并与台湾的加工出口区、科学园区、自由贸易港区等进行对接,赋予更加多样、更加灵
                活以及更加实用的功能。 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扩大业务和地域范围,在两岸交流与合作条件成熟
                时,通过大陆与台湾商谈单独关税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区或“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局部区域先行
                试点,比较理想的地点是泉州、厦门和金门。 这是因为: 第一,“五缘”优势最明显。 台湾汉族同胞

                多数祖籍地在闽南,两地民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泉州围头港是福建沿海距离金门最近的港口(仅
                5.6公里),厦门的大嶝与金门岛最近距离只有1800米;历史上金门隶属泉州,渊源很深;金门与泉
                州、厦门之间的民间小额贸易增长很快,金门岛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主要依赖晋江市围头供
                给。 往返的台湾民间船舶络绎不绝,每年都有2万名左右的台湾、金门渔民和5000多艘台籍渔船
                纷纷聚集围头,进行不同规模的民间贸易。 第二,厦门和泉州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聚集
                了2500多家台资企业。 第三,厦门和泉州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发展快,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厦门港

                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近几年一直居于全国的前列,泉州石井港是福建对金门货运量最多、增长幅度最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