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3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53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海峡经济圈的过渡阶段( 2006)  817




                重要中心城市,应该建设好以厦门为中心的信息产业集群和物流产业集群。 建设好以泉州为中心
                的制造业集群、旅游业集群、多元文化产业集群和沿海产业集群,主动承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发挥泉
                州独特的优势,走在福建发展的前列。 经济、城建、制度、文化、和谐等五方面走前列的新突破的大
                讨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涉及产业政策完善、创新能力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干部
                队伍建设和对台关系,必将对两岸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和海峡经济圈创建起到重要作用。 要进
                一步规范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城市的竞争合作关系,增强城市的环境竞争力,推动福建经济和社会
                的高平台上的新跨越,为早日建好“海峡经济圈”而努力。

                    (2 ) 要坚持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实现“海峡经济圈”的早日建设。 当前,第一步,应该是实现
                两岸的完全“三通”,尽早实现两岸信息互通有无、人员往来流畅、货物进出便利是“海峡经济圈”架
                构能够实现的最为基础的条件。 第二步,应该是选择产业合作试点。 当前可以选择的产业有旅游
                业、农业、物流、金融业、 IT 产业。 这些产业在福建都有一定基础,也是台湾的优势产业,双方可以
                借助对方的优势,展开深入合作,为未来产业分工和融合积累经验。 第三步,应该是消除双方的经
                济壁垒和制造标准、行为用文等差异,可以在“WTO ”框架下实现经济合作,逐步消除两岸差异。 第

                四步,是建立稳定的经济合作机制,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 第五步是真正建立“海峡经济圈”,实
                现货币统一、人员流动无障碍。
                    (3 ) 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为早日建成“海峡经济圈”做好舆论准备。 当前建立“海峡经济圈”已
                经有一定的舆论基础。 胡锦涛主席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会谈后发表的公报
                也强调要建立两岸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如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加强两
                岸农业合作、建立论坛机制及台商服务机制等等。 这些举措是良好的开端。 当然,建立“海峡经济
                圈”除了政治上的推动,还要广泛动员两岸经济界实业家的参与,同时要设立专门的“海峡经济圈”

                的推动机构来推动这一宏伟事业的实现。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