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8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58
822 苏东水文集
解析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 2009 ) ①
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企业家才能是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基本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创造
财富的第四大要素,是人类社会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在任何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的企业的前面都
站着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的发展就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作用的结果。 但是,长
期以来传统分配制度对企业家的报酬是作为成本项目的一种支出,并不享受企业的合作剩余。 导
致这种分配上的次要地位与其对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形成严重落差和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
来人们一直不承认人力资本的存在,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缺乏激励与约束人力资本的制度安排。 这
不仅影响了企业家经营管理积极性的发挥,还造成了优秀企业家的大量流失和一系列腐败现象的
滋生。 本文认为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首先要以承认人力资本及其产权为前提。 产权是其他
权利的基础,它划分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受益和受损的权利,因此依据不同经济主体所拥有的生
产要素的产权进行分配,能较好地解释和保障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进而有效
地激励和约束企业家。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是指在一定的企业契约和国家法规限制条件内,企业家由于使用其拥有
的“人力资本”而引起的受益(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享和配置)或受损(承担违约责
任)的权利,体现的是企业家在权利界限范围内的行为权。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包
括所有权、支配权、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上述权项形成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结构。
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权是人力资本产权束中最根本的权利,是其他权能的基础。 所有权体现
了人力资本的终极归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凭借所有权对人力资本进行支配,并获取收益权;支配
权能贯彻人力资本所有权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寻租”;使用权的拥有则意味着这个权利能最终
给人力资本所有者带来收益;收益权是指人力资本产权主体根据其拥有的具体权能获取收益的权
利。 权利从来都是与利益相联系的,不存在没有收益的权利,也不存在没有权利的收益。 在市场经
济体制下,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更多地表现为分离形式(如图1 )。 权能分离是指各项权能
分属于不同的主体,为不同的主体行使。 经过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后,不同的产权权能由不同的产权
主体行使,其中所有权属于载体,使用权属于他人(如企业、国家等)。 人力资本所有者让渡给企业
的人力资本使用权要求得到补偿,以维持人力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对投入企业的
① 本文刊载于《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第4期,与博士生谢雅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