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1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91
858 苏东水文集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电子技术为前导的信息时代的到来,
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改变
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改变经济活动的范围、方式乃至经济活动的性质,改变经济活动中人
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新的视野下,重新思考现代管理行为的本质、管
理的内容、管理行为的规范化、最优化和数量化的适用范围与合理性。
第三,以要求可持续性发展为中心的新发展观正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全
新的概念,它要求对环境、资源等加以有限制的、高效的利用,同时对之合理重建。 可持续性发展对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整和自觉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它同时也创造
了新的管理发展的契机。
面对如此迅速而又巨大的变化,在东方的土壤上孕育出一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
科学与人文的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 这是东方管理文化发展的新现象。
三、东方管理文化的精华
近年来,随着受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的亚洲经济迅速发展,以中华管理文化为核心的东方管理文
化的魅力正在更加完美地表现出来。 东西方管理文化的激荡、渗透与整合,正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东方管理文化是积两千多年思想、理论和经验所创造的。 如今,随着学术研究方向的拨正,随
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最大限度的热情和期望来研究东方管理文化已成为迫
在眉睫的事。
面对丰富的东方管理文化,现代管理可以吸收些什么精华呢? 我以为可以把中国传统管理文
化简要地归结为“三、六、九”。 “三”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这三条也是东方管理文化
的本质属性。
一曰“以人为本”。 这里的“人”首先是处在管理系统之中的人,即所谓“民”。 中国传统文献中
对“民”的重要性的论述极其丰富,如《孟子》的“民为贵”等等,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
孔子的主要思想之一是“仁”,孔子归结“仁”为“仁者,人也”。 西方管理从霍桑实验之后开始重视人
的作用。 但直到近年来,人本管理才成为与科学管理并驾齐驱的两条路线。
二曰“以德为先”。 东方管理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的作用。 《大学》中说“德者本也”。 儒家管理思
想的逻辑起点是“修己”,即自我管理,“修己安人”包含了带根本性的管理方法。 “修己”就是让管理
者作出道德示范,在无形中影响受管理者的行为,从而达到“安人”的目的。
三曰“人为为人”。 “人为为人”其实是两个有分有合的命题。 “人为”的根本问题是发挥人的积
极性。 与西方管理相比较,也可以部分地归结为激励问题。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个
“伪”不是假装,而是“人为”,即人的努力。 在东方管理文化中,“人为”思想贯穿始终而形成了颇具
特色的“人为学”。 人为学作为古代的行为学说,包括了十个方面,主要有关于人的行为规律的研
究,关于人的欲望和人的需要问题的研究,关于奖励和惩罚的研究,关于“人和”的思想,关于群体行
为和组织行为的思想,关于用人问题的研究,关子领导行为的研究,关于如何运用权力问题的研究,
前述的关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和关于人的本性的研究等。 “人为为人”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
面。 “人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或者说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 管理也体现为从“人为”到“为
人”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家庭、行业、国家一切方面的管理之中。
以上,我概括的三方面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在我撰写的《东方管理文化的探索》《管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