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43

協調很重要!」畢竟尖端科學家們都很忙碌,幾乎只沉浸自身的研究,除非本身

                   對科學傳播有高度熱忱,否則找些年輕且有活力的科學家也未嘗不可。此外,有
                   些製作團隊的導演個性也很強勢,汲汲於內容設計的可看性,卻可能忽略科學內
                   容的正確性,甚至忘記以觀眾角度思考影片是否能讓閱聽人融入其中,這些都是
                   科學影片製作時必須再三考量的問題。


                        此外,科學影片製作之前,目標受眾的設定是非常重要的!謝章富特別舉例
                   說:「影片內容突然冒出一堆化學公式與圖案,即使有旁白解說,但受眾真的看
                   得懂嗎?這樣真的能達到傳播效果嗎?」科學影片的教育效果在於目標受眾的接

                   受度,對小學生、中學生與大學生的內容設計就會有所不同,適時運用技巧或動
                   畫來輔助溝通,不必拘泥於相互間的比例多寡,因為這些都是過於僵化的思維。
                   另外,製作單位往往專注影片製作的內容,而忘了目標受眾喜好的平台與觀賞的
                   時段,這些也都應該在提案前就確認清楚。


                        事實上,科學影片除內容屬性較特別外,與其他類型節目幾無二致,都需要
                   「賣點」。謝章富認為,無論是要以搞笑或戲劇手法來表現,紮實的主題是最重
                   要的。科學影片的訴求是否具備科學性、生活化與人性化?讓主題貼近大眾生活,

                   嚴謹鋪陳敘事就已經成功一半,接下來才是製作團隊的表現手法。他也強調,不
                   要因為預算限制了內容的呈現,畢竟補助有限,並非每部影片都可以做得像
                   Discovery 或公視影片一樣,最重要的還是投資與回報的綜效,以及市場的可擴
                   散與延展性。謝章富從市場角度思考指出,台灣科學影片的瓶頸在於缺乏足夠的

                   擴散場域,過去提案都會提及中國大陸市場的效果,但隨著環境變化,還有大陸
                   本身也在急起直追,這塊市場的拓展愈來愈困難。但即使如此,就算只能在既有
                   市場的目標受眾,效果還是有限,如此狀況真的很讓人著急。


                        觀察社群網絡的知識型網紅,謝章富特別提醒,網紅說科學只是現象,這與
                   科學傳播的精神南轅北轍,科學傳播不能這樣做。他直言,網紅追求的是觀看人
                   次與點讚數,無論是用何種方式表現,正確性與嚴謹度都有很大疑慮。畢竟長久
                   以來,即使有專業製作團隊與科學家合作,科學傳播的內容製作都已經很困難了,

                   怎麼可能還用搞笑戲謔、隨意說說的形式來呈現,這完全違反科學傳播的基本精
                   神。謝章富強調,科學傳播還是要透過教育系統,只要鎖定台灣各級學校,好好
                   設計製播內容才是重點。他舉例,過去曾以大學生為受眾,運用連線教學的方式,
                   將科普節目置入授課內容,但實際上,大學生真的會有興趣或動機想知道或了解

                   嗎?畢竟都是通識課程,學生們早已選定有興趣的目標,若此非其選項,到頭來
                   只是浪費時間與資源。換句話說,問題在傳輸內容與溝通管道。但反過來說,若
                   受眾目標改成小學生,一來既可輔助老師教學,二來還可能引發小朋友的興趣,
                   就科學傳播的精神而言,也許就會容易許多。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