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洛城作家 2023
P. 111
下,发现在东大殿拐角处的房梁上有一尊一尺多高 叔大爷,每人都拿着把芭蕉扇,坐着小板凳,一边
的塑像蹲在那里,手持芭蕉扇,半哭半笑地看着 用劲搧着驱赶暑气,一边扯着闲篇谈笑着。突然,
你。牌位上明明白白写着:“第五百零一尊罗汉济 我发现父亲原来那把芭蕉扇,己经换成一把古色古
癫僧。”仰望房梁上似乎熟悉的面容,我呆站在那 香的折扇了,凑上前去观看,才领悟到他前几天为
里,哭笑不得,百思不得其解。心想,也许佛心大 什么要到琉璃厂去买扇面的缘故了。老北京人讲
慈大悲,苦渡众生,有点幽默感吧! 究,尤其是像我父亲这样有点文化的人更是如此。
从香山回来的那些日子,脑海里总是浮现那遍 他买的扇面是荣宝斋古玩店订做的,一面儿是郑板
山红彤彤的枫叶和黄栌摇曳的影子,银杏掩映下的 桥画的竹子(水印制品),另一面儿是空白的,由
碧云寺钟声和潺潺溪流叮咚作响的泉水院......当然, 扇子主人请高人或自己执笔写上对联或名家诗作, 人
更放不下心的还是那尊济公活佛,他为什么蹲在房 以示风雅。我豁然发现,我的那首“香山行”就在 间
梁上半哭半笑?难道是暗喻哭来笑去的人生宿命? 新扇面上,是父亲用欧体楷书一笔一划写上去的,
我一边思索着、一边整理着从香山捡拾回来的各类 远看,端庄秀丽,颇有些功底的。看见父亲轻摇纸 冷
红叶,其中有园型的黄栌叶、暗红的三角枫、深红 扇,和邻居们聊天,不时展示扇面诗句,悠然自得
的五角枫及深紫色的鸡爪型的枫叶,琳琅满目、不 的样子,我心中恍然大悟、喜出望外,也充满了对 暖
胜枚举。我挑选出一枚深红色厚实的五角型枫叶, 父亲的用心良苦、望子成龙和舔犊之情充满了感
思衬着如果在这片红叶上题一首诗,制作成一桢书 激。 第
签留作纪念,岂不另有一番韵味,也算不虚此行。 这以后的许多年,每逢夏日,总看见父亲手 三
十
于是绞尽脑汁、咬文嚼字、竞成诗一首,取名“香 持那把折扇,爱不释手,出入各种场所,谈笑风 三
山行”。虽然称做诗还算合辙押韵,但并不符合平 生,悠然自得的样子。有时还看见他摇头晃脑,学 期
仄格律,文笔也略显稚嫩、青涩。但这可是我平生 着京剧“空城计”里诸葛亮的样子,哼几句西皮二
的第一首诗,堪称“处女作”呵!也许兴奋过度, 簧:“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而听得城外乱纷纷。” 111
竞不知天高地厚,拿起父亲的文房四宝,用蝇头小 引得孩子们忍俊不禁,一齐鼓起掌来。父亲爱子之
字抄录在新鲜的红叶上。不待墨干,便双手高举, 心通过一首诗,显现在扇面上,绵绵的亲情深深地
大声朗诵起来!虽然巳是六十多年前的少年轻狂之 埋藏在心底,久久不能忘却。
举,但至今仍记忆犹新,甚至还能记得诗句的大部 光阴荏苒、岁月流觞,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父
分文字,现淘将出来展示如下: 亲也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
《香山行》 那样清晰,仿佛就在我身边,轻摇竹折扇,说古道
正是深秋十月中, 今、谈笑风生,朗朗话语在耳际萦绕回旋。此时此
父子寻诗登香峰。 刻,我以“父子扇面情结”为题,撰写成这篇短
银杏树掩碧云寺, 文,不免心中有些愁怅,但更多的是缅怀、感恩、
黄栌枫染遍山红。 和绵绵不尽的思念。
双清别墅说国运,
泉水院壁听禅声。 齐英武,出生在北京,
少年不解佛陀事, 满族人。美国洛杉矶华文作
家协会会员,美国雕龙诗社
罗汉堂前问济公。
第二天父亲看见桌上零乱的墨迹和我的那首 会员。1965 年毕业于北京
水利水电学院,一生从事地
红叶题诗,举起红叶,端详了半天,似乎要说些什 质勘察事业。曾任勘察研究
么,只是因赶着上班,便匆匆离去......望着父亲远去 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中国
的背影,我很失望,也很惆怅,心中暗暗叫道:老 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退
爸,这是孩儿的第一首诗啊,怎么着,您也得鼓励 休后移民美国侨居,至今二
几句吧!这事就这样不咸不淡的过去了。 十余载。现为美国北京联谊
记得第二年夏天,天气很热,院子里乘凉的叔 会荣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