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No.18關照季刊 Dec 2023
P. 40
Dec.2023
其他住民互動。而臨床研究調查發現,多數老人進住機構後,並未接受任
何活動安排,且超過一半的機構照顧者以提供生理照顧為照顧重點,忽略
精神層面之需求(龔玉齡、蔡明通、劉嘉蕙,2018)。
機構中的老人子女大多住在外地或是在國外落地生根,一年當中少有
機會見到自己的子女,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的衰敗影響行動能力,將
活動範圍更限縮於自己的房間內,久而久之越來越少出門,在情緒表現上
明顯的沈默寡言,對院內活動較不感興趣,也不常與同住在院內的其他老
人互動。有些長者向志工表示住在機構有種被子女拋棄的感覺,或是子女
因工作或家庭無力照顧,老人在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又想與子孫一起生活的
矛盾下,最終只能無奈選擇入住機構,機構的老人雖然食、衣、住、行皆
能滿足,而且有專人準備餐食、環境管理,但老人內心累積的孤獨可能成
為隱形的危險因子。
志工前往社區中的獨居長者家,發現老人長期一整天下來可能說不到
兩句話,原本不愛出門的老人因疫情影響,又加深不願出門的意念,社交
長期孤立的情況之下,經常表現沈默、憂鬱的狀況。獨居的老人經常患有
慢性疾病,老人以不看病、不進食,放棄生存念頭的「漸進式自殺」,死
因卻歸類在疾病、自然死亡,成為老人自殺的黑數(曹馥年,2016),可
見老人自殺防治刻不容緩!
以生態系統看老人自殺行為 - 社工
我們可以發現老人自殺行為不是只存在個人特質、疾病等內在因素,
另也受環境影響發展,導致老人自殺原因可是相當多的層面 ( 李明濱,
2018)。針對非單一因素,且加上生態系統理論強調個人成長發展,受到直
接參與與間接影響其生活的當前系統所影響 ( 張嚳云,2011)。以下將以生
態系統理論觀點看待老人自殺行為:
1. 微視系統:指直接影響老人發展的個體與場域。就如同護理師臨床
所見的老人常見疾病現象與感受外,更從中發現因身體效能衰退而
造成心理對家人或他人負擔感之增長,進而助長老人自殺意念。
36 專業.迅速.誠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