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7 - 弘一大師傳_電子書
P. 407

在這一年陰曆正月至八月,原書簡中未見與丏尊通信,如有,則可

                   能失落,而形成斷簡現象。但這一年冬適逢「一‧二八」事變發
                   生,開明書局損失慘重,是不是被砲火毀掉呢?




                   (38)承轉天津之函,已收到,甚感。今秋到滬時,由仁者託同居之

                   張居士帶往嘉興之《佛教大辭典》一冊,至今彼處未收到,乞為查
                   詢。如已煩人帶往,乞速送至第二中學蔡丏因居士處。如尚未帶去
                   者,即仍存上海尊寓,俟將來再酌定辦法耳。十二月十七日。演音

                   上。子愷居士託開明寄來大冊畫集兩包,已收到。──原書簡之四
                   十七。




                   這封信,時間、事實,與前函亦脫節。信上無紀年。但根據「今秋

                   到滬時……」這句話,可以推知,在二十年九月間,師曾受到廈門
                   廣洽法師函請,要弘公到閩南渡寒。但到上海之後,逢一‧二八前

                   夕,時局不甯,未能成行,然後又回到寧波,在十、十一兩月,多
                   數住在寧波白衣寺,隱居不出。其中,又曾與五磊寺棲蓮和尚再度

                   訂約,開辦「南山律學院」。結果仍未成,飄然他去。

                   由於這一封信中,沒有提到住處的關係位置,但據亦幻法師〈弘一
                   大師在白湖〉一文中記述,師於二十年臘月在白湖附近的龍山伏龍

                   寺渡歲,這封信則很可能寫在寧波白衣寺,或伏龍寺。到二十一年
                   初春,又到金仙寺去住過一個階段。


                   在這一年四月以後,與丏尊書信,斷得太多,都可能受到一‧二八
                   戰爭局勢影響。


                   復次,師於民國十九年秋天在白馬湖,未到過上海。二十一年秋
                   天,在伏龍寺、金仙寺安居,因此,斷定本函寫於二十年。在紀年

                   上不會發生差錯。只是寫信的地點,尚待存疑。




                   民國二十一年函

                   (39)丏尊居士:昔承過談,至為感慰。朽人於八月十一日患傷寒,
                   發熱甚劇,殆不省人事。入夜,兼痢疾。延至十四日乃稍愈。至昨

                   日(十八日)已獲痊愈,飲食如常,惟力疲耳。此次患病頗重,倘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