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5 - 厘清若干关于净土宗的误解 覃亚湾编写
P. 295

问(3):净土宗说的“念念不舍,念念相续”与《念佛圆通章》提及的

               “净念相续,入三摩地”是同样的意思吗?

               答(3):《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楞严经》

               教导的主要是“自力法门”(难行道)。净土三经教导“他力法门”(易
               行道)。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知道净土宗说的“念念不舍,念念相续”与
               《念佛圆通章》说的“净念相续,入三摩地”是不同的。


               净土宗说的“念念不舍,念念相续”指的是“信、愿、行”:信心不动摇、
               不怀疑;愿心不退失、不舍弃;行持不夹杂、不间断。这与《念佛圆通章》

               提及的“净念相续,入三摩地”(进入甚深的禅定)有很大的差别。念佛
               法门的目的是要往生净土,然后在净土继续修行,最后成就佛道;在往生

               净土之前,并没有规定非得进入甚深禅定的状态。


               问(4):为什么印光大师强调《念佛圆通章》里面的「都摄六根,净念
               相续」?


               答(4):印祖并没有要求所有的念佛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

               地”。印祖是说如果能够“摄耳谛听”就能够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
               继」,但是,并非一定要「入三摩地」(进入禅定,时间和空间都消失的

               状态)才有资格往生西方净土。


               印祖在《文钞》开示:“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
               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
               之法。……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

               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
               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


               大师说“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最重要是“摄耳谛听”,念
               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就能“都摄六根”,杂念不起。如此持久
               的念佛就是“净念相继”就可获得念佛三昧。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念佛三

               昧很容易,想马上获得它,那样的想法会招来种种魔事。获得念佛三昧的
               人在这一世就已经进入初地菩萨的圣位,那样的人并非一般的普通人。


               印祖在结束这段开示时慎重的提醒念佛人“故须自量”。由于各人的根机
               不同,大师并非教导每个人都依样画葫芦追求「都摄六根,净念相续」。


               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大势至菩萨本身在“因地”修行



                                                                                                      295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