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論文手稿_林詩莉R
        P. 7
     策略佈局的訊息傳達。Shane and Klock (1997)、 Chin et al. (2006) 試
                   著透過專利引用 (patent citation) 作為無形資產的指標解釋企業市場
                   價值 (以 Tobin’s Q 為企業市場價值代表) 變化的能力。Hall, Thoma
                   與 Torrisi (2007) 進一步參考歐洲專利局 (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 和美國專利商標局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 發布的專利資料探討企業市場價值與專利及其質量的關
                   係,他們發現 Tobin’s Q 不僅與研發及專利數量呈正相關且顯著,並
                   且在特定專利局取得的專利較有價值,而包含前向引用 (forward
                   citations)、專利家族規模 (patent family size) 和專利廣度 (number of
                   technical fields covered by the patent) 的綜合質量指標,也都可以提供
                   適度的企業價值訊息。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企業價值的累積不單是包
                   含資產運用的時間價值,也涵蓋資產帶來的風險承擔,儘管如此,以
                   專利風險的角度解讀企業價值變化的觀點並不常見。
                                      第二節                專利風險因子
                        目前多數的專利風險相關文獻旨在探討專利本身的價值評
                   估。Hagelin (2003) 認為專利授權評價方法中,需要根據技術風險、
                   市場風險以及無形資產風險調整市場份額評估的結果。他認為技術風
                   險是建立於評估技術最終可不可行;市場風險是基於評估企業在市場
                   中的競爭情形;無形資產風險則是考量無形資產的潛在損失可能
                   性 (例如專利被無效)。Hsieh (2013) 的研究中亦將領先的企業競爭行
                   為歸類為專利市場風險。
                        李玉梅 (2005) 在專利保險的探討中將專利風險其中一種分類為:
                   專利權瑕疵風險。專利權作為文字紀錄技術內涵及權利範圍的法律文
                   件,在權利有效期間內因專利質量而產生的權利不確定性 (如專利被
                   無效),稱作專利權瑕疵風險。過去有不少研究使用「專利引用」作
                   為指標來代表專利質量 (Hagedoorn and Cloodt, 2003; Lanjouw and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