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易經_Neat
P. 173
先甲三日,即甲日前三天,即辛日。后甲三日,即甲日后三天,即丁日。
高亨说:“我国上古历法:每年十二月(有闰月,置岁末)。每月三旬。每旬旬
日,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字记之。每旬之第一日为
甲日,第二日为乙日,第三日为丙日,余以类推。据甲骨刻辞,殷代已用此历
法。”
17.2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白话
《彖辞》说:蛊,上卦为艮,艮为刚,下卦为巽,巽为柔,所以说刚上而
柔下。下卦为巽,义在谦逊,上卦为艮,义在静止,所以说谦逊而沉静,所以
卦名为蛊。“蛊卦,弘大通泰”,这是天下大治之象。“利于涉水渡河”,此
行乃有所事事。“甲前三日为辛日,甲后三日为丁日,从辛至丁共七日”,
“七”恰是易卦爻数的循环周期,这是以天道运行为依据的。
解读
天行,天道。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其间为七日。高亨说:
“《彖》传以为天道至七而复,盖以天道之四时为据。以古时侯之气候学言
之:春夏阳气处于统治地位时期共为六个月。秋冬为阴气处于统治地位时期,
共为六个月。阴气自正月起,退出统治地位,至七月(正月后第七个月)又进入
统治地位,是阴气至七而复。阴阳二气皆至七个月而复,终则又始,循环不
已,即《彖》传所指‘终则有始,天行也’。”易卦爻数为六,依次上升至第
七爻,则复于原爻,这也是依据至七而复的“天道”。
17.3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