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易經_Neat
P. 268

遁卦是易经下经中的第三卦,总的第三十三卦。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乾

                   上)。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艮,艮为山。天下有山,天高山远,恰是贤

                   人君子摆脱桎梏,避免灾难,挂冠悬笏,退隐山林的理想境界。所以卦名曰

                   遁。



                        “遁”,退避,逃遁,这是遁卦的总体形势。所谓“遁而亨”,包含两层

                   意思,一是指这种总体形势客观上蕴含着亨通之理,二是指在主观的行为上应

                   当采取遁世的态度以全身避害,获致亨通。从卦爻结构看,遁卦二阴在下,四

                   阳在上,阴柔的势力渐次盛长,阳刚的势力渐次消退,进一步即将变为三阴在

                   下,三阳在上的否卦,这种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象征进入了小人性长,君子

                   道消的浊世。



                        固然如此,这种浊世的局面仍然存在着转化的契机,正道并没有完全消

                   失。由于居于君位的九五“刚当位而应”,与居于臣位的六二结成了刚柔相应

                   的关系,能够协调并济,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人性长的势头,使

                   社会政治得以保持“小利贞”的状态,由遁而致亨。



                        所谓“小利贞”,是说利于小有作为,从事局部的修正调整,而不利于大

                   有作为,从根本上改变形势,其所以如此,是由遁之“时义”所决定的。“时

                   义”即总揽全局的一时之大义,代表阴阳流转变化过程所达到的某一个特定的

                   阶段,象征社会人际关系的状况和势力的消长,从总体上对卦中之六爻起支配

                   作用,除非此卦变为他卦,这种支配作用是不会消失的。因而这种“时义”是

                   人的行为的背景,决策的依据,顺时而动,必获吉祥,逆时而动,将导致灾

                   难。



                        人与时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

                   客观必然性的关系。既然遁卦的“时义”是退避,逃遁,人们一方面必须采取

                   遁世的态度以适应这种总体形势,做到“与时行也”,另一方面又要守持正

                   道,尽可能地做到“小利贞”,使之由遁而致亨,如何以清明的理性妥善处理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