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1 - 易經_Neat
P. 271

33.4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白话



                        初六:君子全部隐退,国家就危险了。不能有所作为了。《象辞》说:逃

                   遁隐藏仍未脱离危险,若能坚持苦斗,想法取胜,有什么灾难?

                        解读



                        “尾”:尾的本义为动物的尾巴,引申出鸟兽虫鱼交配、末端、在后跟随

                   等义。这里用在后跟随的引申义。“遁尾”就是隐蔽在对手后面跟随。



                        初六爻爻辞大意为:“隐蔽在对手的后面跟随他,并不断地勉励和磨练自

                   己,然后招集民众推翻其政权取而代之,就会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去处。”


                        这是一句惊天动地、惊世骇俗的话。过去我们理解“遁”的含义时,往往


                   想得更多的是逃避,是和尚、道士之类的隐。固然也有“小隐隐于林,大隐隐
                   于市”的说法,但其性质没有区别,只不过是修身的程度不同而已。《易经》


                   作者的这一句爻辞却告诉我们,遁隐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含义,遁可以不是目
                   的,而只是一种策略,一种手段,是为了进取的一种方法。这种遁也就是“虎


                   视眈眈”的遁,是总攻前的伪装。


                        这句爻辞是以周族取代商族的史实为背景而写的。“遁尾”:跟随在对手

                   的后面。紧随其后而不远遁,说明所遁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夺权的野心,

                   实指商族内乱外患时,周族 “虎视眈眈”地尾随其后,寻找夺权时机的行为。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