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2 - 易經_Neat
P. 292
《象传》进一步指出这种危险的局面主要就是因九四不当位而造成的。九
四以阳刚居柔,失正,故日“位不当也”。这就如同一只硕鼠贪据高位,又失
柔顺之道,对下体三阴爻同心同德的升进心怀畏忌,必定会搬弄是非,造成阻
挠升进之态势。所以必须守持正固,以免遭到不测。
35.8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白话
六五:无所悔恨,吃了败仗,不要气馁。只要再接再厉,终必转败为胜。
无所不利。《象辞》说:受到挫失,不要气馁,勇往直前,定有喜庆降临。
解读
师:六五以阴居阳,本来理当有“悔”,但是六五位高而得中(上体之中
位),是晋卦之主,《彖传》所说的康侯指的就是他。由于他能“顺而丽乎大
明”,“柔进而上行”,上受“离明”之德,下受群阴拥戴,故才会“悔
亡”。可见六五有失有得,如果患得患失、忧虑重重,则必然妨碍其升进之
途,故爻辞戒之曰:“失得勿恤”,即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六五以柔居尊位,
毕竟是柔顺之才,刚强不足而柔顺有余,故爻辞又鼓励他“往吉,无不利”。
六五若能用此道,必能所往皆吉而无所不利。
这也就是《象传》“失得勿恤,往有庆也”的意思。但要做到“失得勿
恤”也不是件容易事。所以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一切去其计功谋利之
心,则往吉而无不利也,然亦必有其德,乃应其占。”无德之人永远也做不到
“失得勿恤”的,这就提醒我们,要修德。战国时的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后,
廉颇到处散布谣言,说他无“攻城野战之大功”,“徒以口舌为劳”,蔺相如
听了,只是一味回避廉颇,作出退让,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以自己柔顺而
又谦逊的美德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另外,爻辞与象辞这里还强调了一个问题,
就是“往”,要有所往有所行才能“吉”、“庆”、“无不利”,光是说得好
听,却不去建功立业,又何来“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35.9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白话
上九:攻击敌人,必须较量敌我双方的力量,可以考虑攻击敌人的城邑。
但其结局难料:或许危险,或许吉祥,或许没有灾难,或许正践恶兆。《象
辞》说:考虑到攻击敌人的城邑,这说明王道未能广泛实行,以致属邑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