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易經_Neat
P. 48
1.13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
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白話:初九爻辭“龍潛伏著,不能發揮作用”,這是什么意思?
孔子說:“人有龍之德行而隱居,其志不為世俗所改變,不急于成就功
名;隱退世外而不煩悶;其言行不被眾人贊同亦無煩悶;別人樂于接受他就推
行,別人有所疑慮他就退避;堅強而不可動搖,這就是潛龍。”
解讀:本文以孔子師生問答的方式,進一步說明乾卦各爻對人生的啟示。
這一段與《論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很吻合:人們不了解我的學
說,我也不懊惱,這豈非不是君子嗎?
1.14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
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白話:九二爻辭說:“龍出現在地上,適宜面見大人。”這是什么意思?
孔子說:“人有龍德而居正得中,日常說話要取信,日常行為當謹慎。防
止邪惡而保持真誠,造福社會但不自詡,德性廣博而化育人。《周易》說:
‘龍出現在地上,適宜面見大人’。這是君主之德。”
解讀:從這段可看到后來孔子孫子子思著《中庸》的淵源。《中庸》使用
的核心詞“中、庸、誠”都在本段出現了。“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與老子
《道德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相吻合:不把自己的德行當德行,才是上
德有德,是真正的德博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