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易經_Neat
P. 97

解決的,只能公諸于堂,讓大人明斷。制易者不贊成民爭自解,終于采取暴力

                   手段,要訴之公堂。“聽訟吾猶人矣,必也使無訟乎。”孔子的理想境界啊。
                   人世間什么時候能夠出現無訟的時代,這就是天下真正太平之時了。
                        翻譯成白話,大意如此:所占訟卦,兆有四義:一則信義塞閡,爭端必
                   起。二則聽訟以敬,事亦得吉。三則人情洶洶,訟終不祥。四則利見大人,訴

                   之公堂。訟事不去,大事不宜。






























                   3、彖辭
                        原文:“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
                   也。終兇,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白話:訟卦之時,居上者剛,處下者險,彼此險難而剛健,自然就發生爭
                   訟了。爭訟的出現,信義阻塞,心懷憂惕,事或得吉,但是爭訟的事情終究是
                   不吉祥的。人們希望通過爭訟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實際上卻無法實現,因此
                   爭訟一旦發生,就意味著事情不妙。事情的解決,必須通過投訴于大人之前,

                   因為只有持中正的立場,才可能解決爭訟。這個時候,不要有什么大的動作,
                   大事不宜。天剛在上,水險在下,兩種自然物象是各行其是,背道而馳,反映
                   到人事,就是兩強相遇,彼此違行,自然爭訟難和。
                        解釋:訟卦,上面剛健,下面險惡。艱險而剛健,這就是訟的象征。信義

                   窒塞不通,爭訟必起。遇此懷憂,敬惕以待,必獲吉利。從卦位的角度看,是
                   剛來而得中的象征。“剛”指九二,得中,就是剛居中,很剛強不屈,但是九
                   二沒有得正,只有九五才居中而得正,所以說要利見大人,大人是誰,就是九
                   五。九二是爭訟的象征。“終兇”,是因為訟不可成,成,就也。——《說

                   文》。爭訟沒有獲得成功,沒有實現目標、達到目的。遇見訟,就是爭,不和
                   的象征。天與水相違。違,就是離的意思。離心離德,大家合不攏,自然是爭
                   的。不利于跋涉大川,因為出行的話,就會走入深淵。坎為淵也。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